六、主導行業文化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利潤率低于全國水平
文化服務業在我省文化產業中占有主導地位,占到增加值總量的 63.9% 、法人單位數的 77.8% 、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數的 52.3% 。但從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看, 2014 年,規模以上文化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率為 6.1% ,低于全國水平 7.1 個百分點。同期,規模以上文化制造業企業、限額以上文化批發和零售業企業營業利潤率分別為 7.6% 、 3.3% ,分別高于全國水平 1.8 和 0.8 個百分點。
七、知名品牌少、龍頭企業不強
。ㄒ唬┤珖秶鷥鹊闹幕放粕佟N幕a業,也可以稱為“眼球經濟”產業,知名品牌帶動效應不可估量。國內文化大省,基本都有知名品牌支撐。以湖南為例,廣電湘軍、出版湘軍、演藝湘軍、動漫湘軍、瀏陽花炮等都已經成為全國知名的文化品牌。 2015 年,湖南日報社獲評“中國品牌媒體黨報品牌 10 強”;湖南廣播電視臺連續 5 年入選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亞洲品牌 500 強》,湖南衛視 2015 年全年創收 101.8 億元,是首個單頻道創收突破百億的省級衛視;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 2015 年實現營業收入(匯總口徑)超過 185 億元,利潤超過 18 億元,列 2015 年全球出版企業第七位;中南傳媒、電廣傳媒蟬聯中國文化企業 30 強;瀏陽煙花爆竹占有國際 50% 左右的份額。與湖南相比,我省在全國范圍內的知名文化品牌很少。
(二)龍頭企業不強。省上雖組建了陜文投等多家大型文化企業,但這些企業無論從規模、影響力還是產業運作水平上都與同行業領軍企業有著很大差距,而且還多依靠壟斷以及財政補貼生存,偏居一隅,“等、靠、要”思想依舊存在,經營理念、管理模式落后,競爭力有限,還未真正起到龍頭帶動作用。
八、文化產業主要集中于省會西安,區域發展不均衡
2014 年,西安文化產業增加值 410.04 億元,占全省的 63.5% ,是第二位咸陽市的 7.4 倍;西安擁有文化產業法人單位機構占全省的 45.9% ,是第二位寶雞市的 4.4 倍;年末從業人員 13.16 萬人,占全省的 41.7% ,是第二位咸陽市的 2.7 倍;資產總計 1409.4 億元,占全省的 71.4% ,是第二位咸陽市的 5.8 倍;文化產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達到 7.49% ,超過 5% 目標水平,較第二位的銅川( 3.03% )高出 4.46 個百分點。個別經濟大市,如榆林, 2014 年 GDP2920.58 億元,但文化產業增加值僅 29.67 億元,占 GDP 比重不足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