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新三板并不是狗不理食品的第一次“上市”嘗試。狗不理食品母公司狗不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曾欲登陸中小板,然而折戟。
金百萬欲做新三板第一鴨
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公告顯示,北京金百萬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申請掛新三板掛牌。
公告顯示,北京金百萬餐飲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2016年1-9月營業收入分別為3.24億元、2.2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550.90萬元、2413.89萬元。
針對此次擬掛牌新三板,金百萬董事長鄧超表示,“目前還處在反饋期,不方便對外發聲”。
不過鄧超曾多次公開表示,上市是一種融資手段,不是為了上市而上市。但當企業確實需要擴張的時候,或是需要資本去協助實現一些夢想的時候,上市是可以去做的。
鄧超還認為,一個企業要想做大,不能離開資本的支持,要達到公眾對企業的要求,上市可能是途徑之一。
餐飲企業掛牌“先天不足”
3.7萬億元規模的餐飲業卻找不出幾家上市企業,這一特征在新三板中同時存在。
經統計發現,隨著咖啡之翼掛牌,目前共有19家餐飲行業企業登陸新三板,并均處于基礎層。從區域分布上看,上海有5家,湖北和新疆分別有3家和2家。
然而,相比新三板萬家規模,餐飲企業的掛牌數量顯得不相稱。有業內人士預計,2016年餐飲業增速不會低于14%,整體規模可達3.7萬億元。
“對于餐飲企業而言,無論是掛牌還是上市,都存在‘先天不足’。”武漢食和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弘浩表示,這主要是因為企業的傳統經營方式,“餐飲業的收入、成本無法準確估算。而企業本身又存在員工流動性較強,內部管理、控制及標準化等方面不強,很多指標達不到上市的要求。”
從事新三板企業研究的業內人士陳文博表示,在餐飲企業“上市難”難有實質性突破的前提下,孵化與其相關聯企業進行資本運作,走向新三板,這種曲線掛牌的做法已成為餐飲業**道路。
陳文博舉例說,狗不理食品掛牌新三板前,其母公司狗不理集團曾有意登陸中小板,但以失敗告終。隨后,該集團將主營業務和結構更改為單純的狗不理食品以后,順利在新三板掛牌,也成為了食品制造業企業。
陳弘浩介紹,這類掛牌、上市,可以形象地比喻成將“中央廚房”獨立上市,“公司母體作為關聯企業的主要客戶,能夠使關聯企業在有穩定業務保障的同時快速發展。因此,在業績上有保障的前提下,登陸資本市場顯得相對順暢。同時,關聯企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可以等同于母體公司發展,能將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