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金證券看來,市場傳聞的補貼退坡版本,可能是最壞的情況,實際情況未必如傳聞版本,行業負面影響遠不如2017年的退坡。國金稱,補貼金額即使下調40%,最多從45萬下調到27萬,與2017年最多從100萬下調45萬相比,影響相對沒那么大。
補貼退坡20%,大型企業是完全有能力消化的,但是幅度如果達到40%,則要求企業加大對上游礦產領域的延伸,以及加強自身技術的儲備來應對。
“黃金坑”還是“短期頂點”?
任何一個行業的增長都是呈現波浪式運行,期間必然會出現波谷和階段性的高點,新能源汽車行業能否規避這一規律?
對此買方、賣方機構也在密集調研。以天齊鋰業為例,11月至今,公司已經先后接待了三批機構調研。
2018年還會繼續增長,但不會像2016年、2017年增長的那么快了。尤其是動力電池行業,對明年增速下滑各家企業已經有相應的心理準備了,明年行業可能會進入階段性頂點。
這從今年市場的一系列變化可以看出。
首先,產業鏈各環節的盈利能力今年開始出現分化,而在2015年至2016年期間,新能源汽車行業則處于全行業盈利的狀態。
其中一個典型的案例便是多氟多(002407.SZ),上述兩個年份利潤同比增速驚人,但隨著今年六氟磷酸鋰的下跌,公司前三季度出現45%的下滑。
好的企業會越來越好,小型企業或者不具備技術、資源優勢的企業則會被淘汰掉,市場結構、需求也在改變,此前客車對動力電池的拉動十分明顯,但今年增速開始放緩。
他還指出,僅就動力電池企業而言,大型企業的供應鏈建設今年開始加速,小型企業很難再獲得增長機會,“考慮到整車、電池的產能都在密集釋放,以及應用模式、領域的開拓,2018年產銷總量仍會保持增長。”
即便如此,對今年四季度而言,新能源汽車的增速仍然十分確定。
中汽協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9.2萬輛和9.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5.9%和106.7%。
這意味著,前10個月新能源車實現產量51.7萬輛。對此部分券商還將2017年總產量上調到了77.4萬輛。
需要指出的是,取得上述成績是建立在2017年補貼政策退坡基礎上的,而今年的補貼退坡幅度要遠高于近期市場傳聞的40%。
即使2018年補貼退坡達到上述標準,下游整車企業似乎也已無更多選擇。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