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熱能占了能源消費總量的40%以上,比電力還高,但在關于能源的討論中,熱能往往不受重視,專家們在討論熱能問題時的態度也更為保守。熱能能夠存儲,有助于應對風電和光伏的波動性,針對工業用熱,有三分之一的專家認為可再生能源供熱占比將從現在的8%增長至2050年的70%,60%的專家認為占比將超過50%。
全球27%的能源消費來自于交通領域,包括公路、鐵路、航空和海運,多年來,石油一直是交通領域的主導性能源種類。當前,電動汽車正在緩慢地進入汽車市場,但是它能否加速發展并完全替代內燃機汽車仍然是一個沒有定論的問題,不同地區專家的觀點也有著巨大差異,發展中國家的專家認為,在未來30年內,化石燃料仍將占據主導性地位。顯然,交通領域在放棄化石燃料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是所有能源消費領域中最大的,專家意見的分布也比其他領域更為分散,但累計來看,依然有三分之二的專家相信,可再生能源將在2050年的交通用能結構中占據至少50%的比例。
開發成本下降達成共識
化石燃料價格和可再生能源開發成本的相對變動,是影響未來能源結構變化的最重要因素。預測油價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專家們也沒有明確的共識,大約三分之一的專家認為,未來10年油價將從目前的約50美元/桶回升至100美元/桶,40%的專家則表示不同意這一看法,另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專家沒有明確的立場。
但對于可再生能源開發成本的發展趨勢,專家們則有著明確共識。市場規模擴大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的價格,價格降低又反過來促進了市場規模的擴大,形成了良性反饋。風電、光伏和集中式光熱發電的成本下降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中光伏在過去30年中保持了市場規模每增長1倍,成本下降20%的趨勢。三分之二的專家認為,未來10年內可再生能源開發成本將持續下降并低于化石燃料價格,僅有13%的專家表示了反對。
投資或偏向于分布式
過去10年間,能源消費量持續增長的發展中國家是可再生能源投資最為活躍的地區,尤其是中國、巴西和印度,其總額在2015年第一次超過了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超過60%的專家認為,到205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總額將超過5500億美元,只有12%的專家認為將不足3000億美元,四分之一的專家認為將落于3000億~5500億美元之間。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統或將成為投資重點,有接近一半的專家表示,分布式能源將在2050年成為城市能源供應的主要來源,僅有27%的專家反對這一觀點。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