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住人口超過2400萬的超大型城市上海,保障民眾“舌尖上的安全”廣為社會關注,也是申城政府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記者17日從正在舉行的上海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獲悉,未來,上海將致力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設置嚴格的市場準入門檻、落實生產經營各環節企業主體責任,并探索對網絡食品經營的監督、強化重點食品和相關業態監管。上海還將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著力解決食品安全違法成本低、執法成本高的問題。
正在舉行的上海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17日聽取了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鐘燕群所作關于《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草案)》的說明。上海把社會廣泛關注的食用農產品、網絡食品、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等安全監管問題納入《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草案)》的修訂范圍,修訂幅度達93.8%。
當日,鐘燕群表示,目前,上海食品安全總體有序可控、穩中向好。但是,食品安全形式依然嚴峻,在食品生產經營的市場準入、食用農產品、網絡食品、小型餐飲服務等監管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問題。立法進一步完善上海食品監管體制機制,固化食品安全工作成功經驗,切實推動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十分必要。
據了解,在立法過程中,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連續六年開展食品安全工作執法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一璀當日在做《上海市人民大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時表示,常委會積極推進食品安全法規修改,除了把社會普遍關注的食用農產品、網絡食品、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等安全監管問題納入修訂范圍,還在食品生產經營各環節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全面體現“四個最嚴”(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要求。
鐘燕群透露,條例草案在現行的《上海市實施辦法》(簡稱《實施辦法》)基礎上,從六章擴展到八章,增加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安全事故預防與處置”兩章。條文數量從62條增加到114條,全新條文52條,修訂幅度達93.8%。在內容上,條例草案補充細化了市場準入的一般規定、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食用農產品監管、網絡食品經營要求等內容。
條例草案完善了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和相關的政府職責,包括建立市、區和鄉、鎮三級食品安全監管協調機制,協調、解決多頭分管、責任不清、職能交叉的問題;通過列舉方式重點規定政府主要監管部門職責,著力消除食品安全監管縫隙等。
條例草案,設置了嚴格的市場準入門檻,強化源頭治理,通過嚴格的市場準入,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據此,上海將完善進滬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的食品安全信息登記制度,建立進口食品安全信息監管部門互相通報制度;對重點監管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實施信息追溯管理,建立全上海統一的信息追溯平臺,運用大數據處理等現代科技手段對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實施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