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的《2015世界貿易報告》稱,2015年~2030年,如果《貿易便利化協定》得到落實,每年全球GDP增長將因此增加超過0.5%,全球出口增長率因此增加約2.7%,全球商品出口總量每年最多則增加1萬億美元。
更關鍵的是,經合組織的報告稱,大多數最有效降低成本的《貿易便利化協定》措施都容易實施且成本較低。對于降低貿易成本影響最大的,是涉及通關的3項舉措——簡化貿易單證、完善通關流程、自動化通關,這三項加起來,預計可以節省2.8%~4.2%的交易成本。
而這些,恰恰是APMEN在努力推進的方向——積極推動各經濟體建設電子口岸,實現供應鏈中各系統數據互聯互通,減少貿易壁壘。
APMEN運營中心主任黃峰說,推進APEC經濟體電子口岸項目的實施,一個很關鍵的原則,就是要堅持《貿易便利化協定》里設定的國際標準。
“單一窗口”是基于電子口岸推進貿易便利化的一個重要舉措,目前全球多個港口都已經實施了“單一窗口”。僅以上海自貿區為例,與傳統的通關申報模式相比,企業通過“單一窗口”,可以節約近30%的人力成本。
除了單一窗口,自貿區還推出了“先入區、后報關”、“批次進出、集中申報”等貿易便利化措施。最終的結果是,與區外相比,上海自貿區里的進口、出口通關時間,分別縮短了41.3%、36.8%,企業物流費用節約了10%。
目前,上海與APEC經濟體的貿易額近3000億美元,超過上海全市貿易額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