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文化產業發展后勁較強
2016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10個行業的營業收入均實現增長,文化服務業增速強勁。其中,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的5個行業分別是:以“互聯網+”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營業收入為2502億元、增長29.7%,文化藝術服務業125億元、增長19.8%,文化休閑娛樂服務業496億元、增長17.8%,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業712億元、增長16.4%,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4341億元、增長11.1%。隨著文化產業及相關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不斷加大,文化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活力不斷激發,骨干文化企業得以做優做強做大,新型文化業態得以培育,我國文化產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8.文化走出去取得新進展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注重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尤其是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頒布后,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文化產品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貿易結構得到優化,我國文化貿易邁上新臺階。2015年,我國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達1013.1億美元,比2012年增加125.6億美元,增長14.1%,年平均增長4.5%;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占全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2.6%,比2012年提高0.3個百分點。實現貿易順差729.3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13.0%,年平均增長4.2%。在文化產品出口總額中,出版物出口占比提高。2015年,我國出版物出口總額為36.2億美元,占文化產品出口總額的4.1%,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
文化產業主要問題是規模偏小比重偏低
1.文化產業總量仍然較小,競爭力不強
在規模方面,與發達國家比較,我國文化產業總量小,占GDP比重低。從一些發達國家的相關數據來看,我國文化產業在“數量”和“質量”方面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以美國、日本和韓國為例,美國的文化產業產值占到GDP的24%,是出口的第一大產業;日本的文化產業占GDP的比重超過10%,韓國的文化產業占GDP的比重也超過7%。我國文化產業仍以中小企業居多,單位的人員規模偏小,文化產業集約化、規模化水平亟待提高。
在國際競爭力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文化產業處于弱勢地位,既落后于美國這個第一集團軍,也落后于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為主的第二集團軍,還落后于澳大利亞、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為主的第三集團軍。縱觀全球文化產業發達國家,美國、英國等文化產業發達國家保持文化產業的持久發展,關鍵就在于他們擁有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