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三張網貫通全鏈條
文化集市工程以構建生產、流通、營銷三張網,貫通全產業鏈為重點。
建設生產網,全面提升生產組織化程度。加強組織引導,建立“農戶+協會+基地+公司+互聯網”的生產加工體系和“總公司+分公司+文化集市+基地的文化集市運營體系。對適合個人在家自由生產的工藝品,引導農民進行家庭生產,對有條件的加工戶,鼓勵開辦工廠、加工店進行專業化生產,扶持現有生產戶、生產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做精,形成一批生產規模較大的農村手工藝產品專業村。
建設流通網,實現公共資源產業化再利用。以全省16860個農家書屋和覆蓋86個縣區的新華書店網絡為基礎,構建一張文化集市商貿物流網。充分發揮現有加工店鋪和工藝品銷售公司的客源優勢,構建立足本省、面向全國的文化集市產品流通網絡。實現生產和銷售的有效對接,使政府“送文化下鄉”的同時實現農民“送文化產品進城”,實現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對接的倍增效應。同時,省新華書店集團根據需要,建立了產品集中采購和覆蓋省、市、縣、鄉的統一配送體系,進一步擴展了文化集市的服務功能。
建設營銷網,讓帶著泥土芳香的手工藝品點綴城市生活。一方面,集中打造實體銷售網絡,建立覆蓋全省、輻射全國的民間民俗工藝品銷售網絡。另一方面,搭建集中展銷平臺,抓住重大節慶會展時機,組織甘肅民間民俗產品生產銷售企業和個人參展,大力推介甘肅民間民俗工藝產品,以節會促招商、以節會促發展。
探索特色文化產業新發展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當地特色文化資源和區域功能定位,發揮比較優勢,明確發展重點,構建具有鮮明區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體系,促進多樣化、差異化發展。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按照“一市一重點門類、一縣一專攻方向、一鄉一特色品牌、一村一主打產品”的要求,分門別類地建立具有一定規模的文化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努力形成規模效應。建立特色文化品牌認證和發布機制,加強宣傳推廣,完善傳統工藝、技藝的認定保護機制,鼓勵特色文化企業申報原產地標記,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利用力度。
創意引領,跨界融合。加強創意設計,打破行業和地區壁壘,促進特色文化資源與現代消費需求有效對接,加快農村文化產品與創意設計包裝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產品品質、豐富產品形態、延伸產業鏈條,拓展文化集市發展空間。加大文化集市建設與旅游產業融合,研發一系列檔次高、有品位的民間工藝旅游產品,滿足游客的購物需求,開發一批集民間民俗工藝生產、加工、體驗、銷售為一體的旅游村落,實現民間民俗工藝產業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加大與國內外知名設計企業、設計師的戰略合作,建立農村手工藝品研發設計基地,負責新產品的設計、研發和市場分析,打造不同檔次和類別的產品體系,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