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國制造”產品面臨的挑戰還遠未結束。哥倫比亞對華發起瓷磚反傾銷調查、巴基斯坦對華滌綸短纖維發起反傾銷調查、馬來西亞對華冷軋不銹鋼板進行反傾銷調查、墨西哥對華墻磚和地磚發起反傾銷調查……各式各樣的“反傾銷”調查接踵而來。
對中國各行業的出口企業而言,近期的處境的確算得上是“四面楚歌”。“很多時候一些國家都是以反傾銷調查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罷了。”梅新育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美國高舉貿易大棒
當經濟增長放緩時,產品出口國內需大幅下降,出現產能過剩,因此會更依賴出口市場,一定幅度的降價以求薄利多銷會成為普遍現象。而從進口國的角度來看,在國內需求同樣出現快速下滑的情況下,盡可能地維護本國企業的市場份額及利潤也就會成為一種自然的選擇
其實,不僅是中國面臨著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各個行業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同樣在不斷加劇。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更是在今年不停地對其貿易對象發起各種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除了其最大的貿易對象中國之外,美國對其他貿易伙伴同樣“火力全開”。美國國際貿易法庭8月6日裁定不能撤銷美國商務部針對越南蝦出口商制定的反傾銷貿易關稅。越南蝦出口商曾寄望于美國方面維持原先的關稅標準,而新關稅標準是以往的6倍。
8月18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從巴西、印度、韓國、俄羅斯進口的冷軋鋼板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同時,美國商務部對從日本、荷蘭以及英國進口的冷軋鋼板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7月21日,美國鋼管生產企業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要求,對韓國、墨西哥、土耳其產鋼管進行反傾銷調查。美國生產企業表示,韓國、墨西哥、土耳其等進口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后,價格比當地便宜,因此存在反傾銷嫌疑。當地企業主張的反傾銷率高達79.8%。
而美國和歐盟這兩個最大的發達市場之間的貿易摩擦也正在不斷升級。5月,歐盟執行機構宣布了一系列提議,旨在加大對歐洲初創企業的投資力度、協調版權規劃,并簡化針對在歐盟內部跨境出售產品或發送數據公司的監管規定。
這項歐洲數字戰略新計劃觸到了那些在歐洲有業務的美國科技公司的痛處,因為該計劃提議歐盟研究針對Google和Facebook等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新監管框架。根據這項計劃,歐盟還將對亞馬遜等互聯網電商公司是否限制了跨境貿易的問題展開調查。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科技公司準備反對歐盟提出的打造其他公司與互聯網巨頭公平競爭環境的計劃,稱該計劃可能會令歐盟走上保護主義和審查之路。美國信息技術產業委員會負責人加菲爾德(Dean Garfield)表示,施加監管障礙對歐洲而言將是一項重大失誤,將對跨大西洋的貿易和投資造成不利影響。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