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各國經濟紛紛陷入通縮環境,出口貿易在經濟中的比重就會自然上升,大家都想方設法地遏制對方出口,進而占有對方的市場,就會給對方國家的企業帶來壓力
與經濟周期的波動相同,全球的貿易戰爭似乎也陷入了周期性的循環之中。在如今全球經濟普遍低迷,全球產能過剩的環境下,歐洲、日本、東南亞、東歐各國都需要最大程度地保護本國生產企業,捍衛自己的國際市場,甚至是打壓他國出口產品。
于是乎,貿易保護主義的思潮又再次復蘇。全世界各個國家都紛紛高舉反傾銷的大旗,不僅中國受到來自歐美市場的攻擊,美國和歐盟之間也心生裂隙,新興市場國家之間也互不相讓。全球貿易“混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而在貿易戰的硝煙彌漫下,當前愈演愈烈的“貨幣戰”對全球“貿易戰”來說,無異于火上澆油。在美元一枝獨秀強勢上揚之時,越來越多國家的貨幣匯率則不斷創出歷史新低,呈現一種競相貶值的態勢。
事實上,貿易保護主義從來就不是一個陌生的詞語。早在1822年貿易自由主義措施首次被引入大英帝國前后,貿易保護主義就一直是國際經貿往來中的主題。而在金融和經濟危機期間,貿易保護主義更容易滋生。
回顧歷史,最初的重大國際貿易沖突發生在上世紀30年代初,當時西方各國為了轉嫁危機,紛紛采取貨幣貶值、外匯管制、出口補貼等保護主義政策,結果導致嚴重的貿易戰。
而在如今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的環境下,這場“貿易戰”的周期還遠未結束。“然而,貿易戰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研究員梅新育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雙反”調查復指中國
對中國各行業的出口企業而言,近期接踵而來的“雙反”調查令人疲于應對,其處境可謂是“四面楚歌”。然而,各種各樣的“反傾銷”調查都是各國行使貿易保護的手段
美商務部于8月18日發布公告,對原產于中國、巴西、印度等8個國家的冷軋鋼板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根據調查日程,美國際貿易委員會擬于9月11日前做出損害初裁,美商務部將于10月21日和2016年1月4日前分別做出補貼和傾銷初裁。
近來,美國頻繁針對中國進行反傾銷調查,這只是其中的一例。8月12日,美國商務部對華聚酯薄膜作出反傾銷行政復審初裁,確定76.72%的反傾銷稅。在此之前,美國商務部對華圓錐滾子軸承作出反傾銷新出口商復審立案調查,調查期為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