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跨境電商產業鏈各主要組成部分及重點企業)
“互聯網+外貿”主要商業模式
根據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在跨境商品交易流通環節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以及商業模式的不同,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將中國跨境電商運營模式劃分為傳統跨境大宗交易平臺(大宗B2B)模式、綜合門戶類跨境小額批發零售平臺(小宗B2B或C2C)模式、垂直類跨境小額批發零售平臺(獨立B2C)模式三種不同類型。
(一)傳統跨境大宗交易平臺模式(大宗B2B)
1.模式簡介:傳統跨境大宗交易平臺模式,是指服務于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線上規模以上B2B電子商務模式。具體來看,傳統跨境大宗交易平臺為境內外會員商戶提供網絡營銷平臺,傳遞供應商或采購商等合作伙伴的商品或服務信息,并最終幫助雙方完成交易。傳統跨境大宗交易平臺通常覆蓋互聯網、線下展會、紙質出版物等多種渠道。
2.盈利模式:通常包含會員費和營銷推廣費用等
3.代表平臺:全球化工網、中國制造網、環球資源、環球市場、阿里國際市場等
(二)綜合門戶類跨境小額批發零售平臺(小宗B2B或C2C模式)
1.模式簡介:中國賣家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直接與海外小型買家進行在線交易。這種模式通是不同國別或地區間的交易雙方通過互聯網及其相關信息平臺實現不需報關、不繳付關稅的交易,實際上就是傳統小額國際貿易基于網絡化、電子化的新型貿易方式。
2.盈利模式:收取傭金,此外還包括會員費、廣告費等增值服務費
3.代表平臺:敦煌網、阿里速賣通、易唐網等
(三)垂直類跨境小額批發零售平臺(獨立B2C)
1.模式簡介:自己聯系國內外貿企業作為供貨商,買斷貨源,同時自建B2C平臺(含物流、支付、客服體系),將產品銷往海外
2.盈利模式:銷售收入構成主要收入模式
3.代表平臺:蘭亭集勢、米蘭網、DX(帝科思)
“互聯網+外貿”發展趨勢
跨境電子商務不僅沖破了國家間的障礙,使國際貿易走向無國界貿易,同時它也正在引發全球經濟貿易的巨大變革。對正在面臨轉型升級困境中的“中國制造”來說,跨境電子商務構建的開放、高效、便利的貿易環境,極大地拓寬了進入國際市場的路徑,優化了外貿產業鏈,為產品創新和品牌創立提供了便利的平臺和寶貴的機遇。隨著互聯網+外貿的發展,成千上萬的中小微企業涌入到外貿市場,并將誕生更多國際品牌,這將徹底改變中國外貿格局。
趨勢一: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保持快速增長。中國的電子商務將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發展潛力巨大。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