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總理的號召,我們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出版了“互聯網”智庫系列圖書,這本《互聯網+:產業風口》圖書是“互聯網+”時代下的新思路!新探索!
全國新華書店、全國機場中信書店、天貓、京東、當當、亞馬遜、蘇寧易購、淘寶、微店、拍拍全線上市發售熱銷中!以下是《互聯網+:產業風口》精選內容搶先試讀:
“互聯網+外貿”催生了蓬勃興起的跨境電子商務。跨境電商推動傳統外貿商業活動各環節的網絡化、數據化和透明化,具有面向全球、流通迅速、成本低廉等諸多優勢。目前,
跨境電商已被公認為開拓外貿市場的新渠道,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對于擴大國際市場份額、轉變外貿發展方式、重塑國際貿易規則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在今年兩會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政策措施,促進加工貿易轉型,發展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和市場采購貿易,擴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點,增加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數量,提高服務貿易比重”。這對跨境電商行業快速發展帶來利好,而作為傳統的外貿行業而言,近年來,從行業發展現狀來看也遇到了瓶頸,急需借助互聯網+誕生新的活力。
外貿行業發展不景氣
2014年,受到國際市場需求不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以及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等因素影響,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了2.3%,沒有達到去年初制定的增長7.5%的目標。傳統行業出口處于嚴冬,外貿影響比較大,經濟形勢復雜。美國經濟復蘇明顯,歐美經濟繼續低迷,傳統歐美市場訂單增加不明顯,整個外貿行業很不景氣。
海關總署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進出口總值26.43萬億元人民幣,比2013年增長2.3%。其中,出口14.39萬億元,增長4.9%;進口12.04萬億元,下降0.6%;貿易順差2.35萬億元,擴大45.9%。按美元計價,2014年,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3.4%、6.1%和0.4%。
世界經濟的低速增長,以及國內傳統競爭優勢弱化,給了國內出口產業越來越大的壓力,同時這也成為技術進步和產業調整轉移的動力。2014年外貿轉型升級的成效繼續顯現,服務貿易成為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目前,傳統外貿企業受世界經濟大環境及成本上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成本上升、訂單減少、行業競爭、自身局限性等。
“互聯網+”對外貿帶來的新氣象
當前,中國制造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跨境電子商務不僅可以優化產業鏈、擴展中小企業發展空間、增加就業,還具有重塑國際產業鏈、提升品牌競爭力、建立全球貿易新秩序等作用。
(一)改變價值鏈格局。在跨境電子商務模式下,傳統的國際貿易供應鏈更加扁平化,傳統貿易中一些重要的中間環節被弱化甚至替代,原來貿易商、批發商以國外的進口商等環節的中間成本被擠壓甚至完全消失,這部分成本被很大程度轉移出來,變成生產商的利潤,另一部分成為消費者獲得的價格優惠,國際貿易的成本在產品價格中的比重大幅度降低,互聯網+外貿的跨境電子商務幫助“中國制造”實現利潤回歸。
(二)助力企業快速成長。隨著全球互聯網、電子商務以及現代物流和支付的發展,在電子商務平臺的幫助下,“中國制造”的出海通道更為通暢,營銷方式更為靈活,跨境貿易更為便利。跨境電商平臺提供的專業服務可以代替傳統貿易中貿易、金融、外語等專業人才的作用,使過去復雜的國際貿易變得簡單、透明。這些可使小企業進入國際貿易的門檻和進出口成本大大降低,有助于幫助中小制造企業快速成長。在跨境電商平臺的幫助下,小企業有機會與大企業平起平坐、同臺競技,互聯網真正幫助了小企業發展,為小企業開創了參與全球經濟貿易的先河。
(三)凸顯“中國制造”優勢。“互聯網+外貿”能有效打破渠道壟斷,節約交易成本,縮短交易時間,開拓營銷渠道,為我國企業創建品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提供有效途徑,尤其是給一些“小而美”的小企業創造新的發展空間。借助于跨境電子商務,誕生很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品牌。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中國制造商將產品以跨國在線零售方式或者小額批發的方式直銷到海外,中國制造的商品可以借助電子商務賣遍全球,打通一條通往全球的便捷通道。現如今,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已逐漸形成一條涵蓋營銷、支付、物流和金融服務的完整產業鏈,能為我國外貿代工企業轉型升級起到推波助瀾作用,幫助傳統外貿企業向高附加值的研發設計、銷售服務以及自主品牌的建立進行轉型升級,增強外貿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四)拉動服務貿易發展。跨境電商的發展解決了小企業找外貿訂單的問題。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小訂單與小需求完成對接,相比傳統貿易方式極大地節約了成交成本。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則通過一站式服務,保證高效低成本地完成交易的同時,滿足外貿“跨境”國與國之間管理差異化要求。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模式是中國市場需求催生的原發性創新,是互聯網時代貿易便利化的有效創新。正改變國際貿易服務業利益格局。外貿綜合服務業通過系統化、流程化操作,一站式為中小微企業完成通關、退稅、物流、外匯、融資等全部外貿流程服務,針對性地應對了我國中小微企業參與外貿數量巨大、運行效率低、外貿專業度弱的現狀,整體提升中小微企業外貿效率。
“互聯網+外貿”正風生水起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6%。2013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3.1萬億元,增長率為31.3%,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1.9%,隨著國家跨境電商利好政策的先后出臺、行業參與者的積極推動及行業產業鏈的逐漸完善,預計未來幾年跨境電商將繼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預計在2017年跨境電商在進出口貿易總額中的滲透率將達到20%左右。
(圖:2010-2017年中國進出口貿易及跨境電商交易規模)
從2014年中國跨境電商的進出口結構看,2014年中國跨境電商中出口占比達到86.7%,進口占比在13.3%。目前我國跨境電商進口還處于起步階段,隨著國內市場對海外商品的需求高漲,預計未來幾年跨境電商進口的份額占比將不斷提升,但由于跨境電商進口受國家政策影響較大,所以跨境電商進口份額占比將會保持相對平穩緩慢的提升。
從2014年中國跨境電商的交易模式看,目前跨境電商B2B交易占比達到92.4%,跨境電商B2B交易占據絕對優勢。由于B2B交易量級較大、且訂單較為穩定,所以未來跨境電商交易中B2B交易仍然是主流,但隨著跨境貿易主體越來越小,跨境交易訂單趨向于碎片化和小額化,所以未來B2C交易占比也會出現一定的提升,預計2017年中國跨境電商中B2C交易占比將達到10%左右。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試點進出口額已突破30億元。在出口方面,2013年7月-2014年12月底,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北京、蘇州、青島、金華、東莞、西安、南京、葫蘆島、銀川等16個試點城市先后開展跨境電商出口業務累計約20.4億元,出口覆蓋181個國家和地區。同期,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等市先后開展了跨境電商進口業務,共驗放包裹411萬余件,價值約10.1億元。
跨境電商流程及產業鏈
(圖:傳統外貿和跨境電商各環節對比圖)
(圖:跨境電商出口和進口各環節流程)
從跨境電商出口的流程看,生產商或制造商將生產的商品在跨境電商企業的平臺上上線展示,在商品被選購下單并完成支付后,跨境電商企業將商品交付給物流企業進行投遞,經過兩次(出口國和進口國)海關通關商檢后,最終送達消費者或企業手中,也有的跨境電商企業直接與第三方綜合服務平臺合作,讓第三方綜合服務平臺代辦物流、通關商檢等一系列環節,從而完成整個跨境電商交易的過程。跨境電商進口的流程除了與出口流程的方向相反外,其他內容基本相同。
(圖:跨境電商產業鏈各主要組成部分及重點企業)
“互聯網+外貿”主要商業模式
根據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在跨境商品交易流通環節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以及商業模式的不同,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將中國跨境電商運營模式劃分為傳統跨境大宗交易平臺(大宗B2B)模式、綜合門戶類跨境小額批發零售平臺(小宗B2B或C2C)模式、垂直類跨境小額批發零售平臺(獨立B2C)模式三種不同類型。
(一)傳統跨境大宗交易平臺模式(大宗B2B)
1.模式簡介:傳統跨境大宗交易平臺模式,是指服務于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線上規模以上B2B電子商務模式。具體來看,傳統跨境大宗交易平臺為境內外會員商戶提供網絡營銷平臺,傳遞供應商或采購商等合作伙伴的商品或服務信息,并最終幫助雙方完成交易。傳統跨境大宗交易平臺通常覆蓋互聯網、線下展會、紙質出版物等多種渠道。
2.盈利模式:通常包含會員費和營銷推廣費用等
3.代表平臺:全球化工網、中國制造網、環球資源、環球市場、阿里國際市場等
(二)綜合門戶類跨境小額批發零售平臺(小宗B2B或C2C模式)
1.模式簡介:中國賣家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直接與海外小型買家進行在線交易。這種模式通是不同國別或地區間的交易雙方通過互聯網及其相關信息平臺實現不需報關、不繳付關稅的交易,實際上就是傳統小額國際貿易基于網絡化、電子化的新型貿易方式。
2.盈利模式:收取傭金,此外還包括會員費、廣告費等增值服務費
3.代表平臺:敦煌網、阿里速賣通、易唐網等
(三)垂直類跨境小額批發零售平臺(獨立B2C)
1.模式簡介:自己聯系國內外貿企業作為供貨商,買斷貨源,同時自建B2C平臺(含物流、支付、客服體系),將產品銷往海外
2.盈利模式:銷售收入構成主要收入模式
3.代表平臺:蘭亭集勢、米蘭網、DX(帝科思)
“互聯網+外貿”發展趨勢
跨境電子商務不僅沖破了國家間的障礙,使國際貿易走向無國界貿易,同時它也正在引發全球經濟貿易的巨大變革。對正在面臨轉型升級困境中的“中國制造”來說,跨境電子商務構建的開放、高效、便利的貿易環境,極大地拓寬了進入國際市場的路徑,優化了外貿產業鏈,為產品創新和品牌創立提供了便利的平臺和寶貴的機遇。隨著互聯網+外貿的發展,成千上萬的中小微企業涌入到外貿市場,并將誕生更多國際品牌,這將徹底改變中國外貿格局。
趨勢一: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保持快速增長。中國的電子商務將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發展潛力巨大。
趨勢二:中國跨境B2C市場爆發式增長。通過對比中國跨境電商B2B和B2C模式在盈利模式、現金流、盈利能力等層面,可以發現未來B2C模式將實現爆發式增長,在中國跨境電商市場中的份額不斷提升,為中國中小企業帶來新的盈利增長點。
趨勢三:產品品類和銷售市場更加多元化。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跨境電商交易呈現新的特征:交易產品向多品類延伸、交易對象向多區域拓展。從銷售產品品類看,跨境電商企業銷售的產品品類從服裝服飾、3C電子、計算機及配件、家居園藝、珠寶、汽車配件、食品藥品等便捷運輸產品向家居、汽車等大型產品擴展。
趨勢四:移動端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移動技術的進步使線上與線下商務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以互聯、無縫、多屏為核心的“全渠道”購物方式將快速發展。
典型案例:敦煌網:幫助中小企業“插上互聯網翅膀”走向全球市場
平臺簡介:敦煌網成立于2004年,是致力于幫助中國中小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走向全球市場。敦煌網開創“為成功付費”的在線交易模式,采取傭金制,免注冊費,只在買賣雙方交易成功后收取費用。截至2013年,敦煌網累計海外買家550萬,國內賣家120萬,商品數量2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