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于上海來說,殷飛認為上海面臨的挑戰比以往更加嚴峻。空間壓力、資源壓力、環境壓力與創新壓力都讓外貿企業的轉型與創新成了必然的選擇。國家主席習近平此前出席亞信上海峰會后在上海考察時強調,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要抓住機遇,銳意進取,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科學發展先行者,不斷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
殷飛指出,未來上海的發展需要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要瞄準“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目標,實現創新工程和創新項目、創新體制機制、創新軟環境、創新人才集聚的“四個聚焦”。對于外貿型企業,殷飛認為應該在深耕傳統市場的基礎上,著力開拓東盟、非洲、拉美等市場,同時重視培育自主品牌和營銷渠道,進一步發展轉口貿易、離岸貿易并積極對接自貿實驗區。
“中國對外貿易轉型升級的目標需要進行調整,轉型升級的根本目標不僅是為了實現進出口的增長,而且應該更好地促進生產,更好地提高國民福利,通過新科技革命帶來的技術優勢改變傳統發展路徑,通過提供更為便捷的信息化服務,實現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外貿發展目標。”殷飛說,他認為,2015年中國外貿轉型升級應立足于外貿企業和消費者,重點應把握三個方向:一是促進中國外貿企業由外貿生產商向外貿供應商轉變,由產品交易商向生產組織者轉變,鼓勵外貿生產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自行組織生產,提高研發設計能力至建立自主品牌,提升利潤空間,實現外貿產業鏈和供應鏈的融合。二是促進外貿企業由價值實現者向價值提升者轉變,推動中國外貿企業發展理念的升級。企業不但注重價值實現,更加注重價值提升,注重通過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獲得產品的定價權與話語權,實現中國外貿的價值提升。三是促進中國消費者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消費轉變,通過跨境電子商務等新的貿易渠道和方式,使中國消費者更便利地購買世界各國的資源和產品,切實獲得中國外貿發展的紅利。
搭建中小商貿公共平臺
上海目前共有中小商貿流通企業近35萬戶,占全行業企業總數98%以上,主要分布在批發、零售、外貿等九大行業,從業人員近200萬人,這些企業在資金、成本、人才、市場等方面面臨諸多困難。為切實解決這些問題,去年8月上海市中小商貿流通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正式開通。
據市電子商務促進中心主任李悅介紹,公共服務平臺以“融資、觸網、誠信、走出去”等中小商貿流通企業發展最為迫切的需求為突破口,打造上海中小商貿流通企業“孵化器”基地,成為政府部門深化改革、轉變職能、加強公共服務的重要抓手。同時,以各類專業機構和行業協會為依托,牽手銀行、電商、公共信用服務中心、海內外駐滬機構等多方面戰略合作方,整合服務資源,緩解企業融資難題、實現企業觸網轉型、推進商務誠信建設、服務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凸顯商貿流通領域服務特色。同時,公共服務平臺通過牽手浦發銀行(600000,股吧)、招商銀行(600036,股吧)、上海銀行等專業金融機構,建立信用聯盟,引入擔保機構等方式,為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同時,市有關部門確保在該市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每年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支持中小商貿流通企業發展。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