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當日晚間,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就分別發布公告稱,合并方案已收到國資委批復。筆者以為,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的大戰略看,“雙車”并軌為“中國制造2025”揭開了神秘面紗。也正因此,“雙車”并軌固然可喜,但更多更大的驚喜還在后面。
“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實施這一規劃。
我國的制造業在規模上早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問題是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高。比如今年春節期間國人在日本爭相搶購馬桶蓋和電飯煲,就讓中國制造業相當尷尬。
國家提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規劃,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尷尬局面,提升中國制造業在國內外的競爭力。
截至目前,“中國制造2025”規劃仍比較神秘,其核心內容并沒有相關官員進行闡釋。
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原工信部部長李毅中也只是表示,目前工信部等有關部門正在制定“中國制造2025”規劃,即將上報國務院。
業界分析認為,“中國制造2025”規劃可以稱為“中國版工業4.0規劃”,即借鑒德國版工業4.0計劃,對我國工業有待加強的領域進行強化,力爭在2025年從工業大國轉型為工業強國。
我們可以試著揭開“中國制造2025”的神秘面紗,以下兩方面因素應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借助資本市場平臺推進制造業企業的重組整合,促其迸發出新的創新活力,進而提升其產品的國內外競爭力。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的合并只是中國制造業整合大潮的序曲。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國制造”將由低附加值的貿易品逐漸向高鐵、基建、核電等高端領域升級,一些國字頭的相關行業巨頭,正陸續籌謀資產整合,以更好的適應新常態下的走出去戰略。據悉,相關部委正在就這些制造業企業的兼并重組整合制定方案,后續將成熟一家推出一家。整合的目的是加快創新驅動步伐,促進向智能轉型,提升中國高端制造業在海外的競爭力。
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的合并就是這一思路的產物。從提升國內優質高端制造業海外競爭能力、減少內耗的角度看,“雙車”并軌實則是為“中國制造2025”揭開了面紗。
作為中國制造出口海外的兩張王牌,高鐵、核電的整合是大勢所趨,南北車作為先行先試企業,它們的整合方案會成為后續整合企業的標桿。據悉,對外輸出步伐日益加快的核電央企相關整合工作也正在醞釀之中。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