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晉平說,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以及美國持續嚴格限制高科技產品的對華出口,也是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屢創新高的重要原因。
根據中國官方數據,2001年至2011年,中國進口的高技術產品從560億美元猛增到4630億美元,年均增幅達23.5%。
同期,美國高技術產品在中國進口的同類產品中的份額則由16.7%降到6.3%。中國商務部表示,美國對華出口的限制名單上仍有2000多種商品。
屠新泉認為,如果美國一再強硬施壓人民幣升值以及設置貿易保護主義壁壘,將有害己身。美國真正要做的,是減少其高科技產品對華出口的限制。
國與國之間,無論是雙邊貿易額的持續擴大,還是貿易逆差問題,都是雙方經貿關系發展的自然結果。中美經貿方面的互利合作,已經成為中美關系的支柱之一,持續助力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
“中美應該努力順應趨勢,合力創造更好的制度環境,以幫助市場更好地發揮作用。”屠新泉說。
中小企業 大有可為
不久前在紐約舉行的中美中小企業投資與貿易合作洽談會上,與會專家和官員認為,目前中美經貿合作正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小企業將在深化雙方經貿合作中大有可為。
中國銀行董事長田國立在會上說,中小企業在中美雙方的經濟發展中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數據顯示,中國GDP的60%、專利的70%都是由中小企業貢獻的,而美國中小企業則貢獻了美國80%的創意和創新。
目前中美經貿合作正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尤其是中國對美投資進入加速發展期。美國榮鼎咨詢公司聯合創辦人榮大聶說,中國對美投資存量已經接近500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在過去5年發生的,而以中小企業為代表的民營企業成為對美投資的主力軍。現在各方對中企投資美國的探討,已經越過了“要不要投”的階段,進入了“該怎么投”的階段。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經商處公使朱洪表示,中美雙方中小企業間的合作已有多年歷史,通過多渠道、多層次的經貿合作,中美雙方的經濟均從中獲益匪淺。目前中美經貿合作正處于新的發展階段,中企對美投資開始嶄露頭角,在新形勢下中美中小企業未來合作潛力巨大。
中國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煉說,目前中美雙方正在進行雙邊投資協定(BIT)談判,從雙方的地方政府和企業層面來看,都對該談判寄予厚望,中美雙方應“把門開得更大一些”,進一步減少投資限制,進一步放寬投資領域,為雙方中小企業合作創造更多機會。
美國特拉華州州長杰克·馬克爾說,中美之間的投資合作應該是雙向的,也應該是雙贏的,特拉華州歡迎優秀的中國企業到該州投資,并致力于提供一流的服務和保護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