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1、長租房:能夠滿足各階層人群不同的居住需求,市場需求足夠大,能有效彌補商品房需求下降量,充分保障市場住宅的量的供應,有效發揮國民經濟巨大的拉動作用。當然這也具有一定 風險,收益也需要不斷的探索發現。
2、互聯網模式:碧桂園今年就通過微信小程序成功開盤并當晚賣出了幾千套房源,線上的交易模式已經開始普及,開發商線下做接待,線上做簽約的方式已經越來越普遍。同時作為中介群體也開始使用抖音短視頻平臺做房源的推薦,不僅提升了經紀人與客戶之間的關系建立,也讓購房者更加了解房源情況,從而節約了不少看房時間成本。
新模式的發展已經開啟,購房的效率越來越高,這將為房地產發展的新模式帶來新的道路,促進房地產更為快速的成交,提效的動作也能增加房地產的發展。
四、住房是民生的基本需求
房地產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未來,要繼續堅持一個定位,也就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是做好房地產工作的根本遵循。
房地產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這兩者不可或缺的存在,因為它們關系著民生的發展,國民經濟當中將近有70%的資產是在房地產領域,房地產價值的縮水,意味著所有持有住房的業主的資產也會隨著縮水。
這里大家可以明白一個問題,當房地產的價值和汽車一樣的時候,誰還買房,誰還愿意消費?所以政府一直在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
房價不會再次受到大幅度的下跌,也不會出現2017年一樣的暴漲,這是一城一策的重要手段,穩定發展是市場經濟的趨勢,也是目標。
站在風口還在指望房地產繼續下跌的人,可以保持觀望的角度,這里不做反駁。
五、民企暴雷,央企承載使命
2021年下半年以來,一年多的時間里,越來越多的民營房企已經暴雷,暴雷后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了風云變化,央企,國企背景的房地產企業迅速的開始占領市場,即使是頭部房企在2022年也開始較少的拿新的土地開發項目,這樣就給過去的房企畫上了句號。
現在央企和國企成了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他們依然成為政府土拍的兜底開發商,這階段地方政府拿出土地拍賣,如果沒有這些央企國企作為兜底,靠民營房企拿地,這種后果可想而知。
通過今年保利,國貿,招商,建發等房企的發展,實力開發商背后是對房地產價格的控制,所以還指望房地產的價格有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非常低,甚至在2023年以后,房地產還會出現小幅度的波動。
總結:
2023年注定是國內經濟拉動的一年,通過能否通過房地產對經濟起到一個杠桿的效應基本已經給出答案,對于當下購房者來說,沒有站在市場高峰期,至少不應該錯過房地產周期性的低谷期。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