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5月12日舉行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大力發展新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規劃建設4.5億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8500萬千瓦項目已經開工建設,第二批項目正在抓緊前期工作。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旨在錨定到2030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除了新能源的高質量發展,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也不容忽視。
走進國家能源集團江蘇宿遷電廠,兩臺660兆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正有序運轉。“我們采用‘汽電雙驅’引風機高效靈活供熱技術,實現電能和熱能雙向無縫轉換,并借助智慧管控系統實現鍋爐氧量自動尋優,提升鍋爐燃燒效率。”宿遷電廠負責人介紹,2020年,機組供電煤耗低至263克標準煤/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4.4萬噸。
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煤電機組供電煤耗持續保持世界先進水平。截至2020年底,達到超低排放水平的煤電機組約為9.5億千瓦,節能改造規模超過8億千瓦,火電廠平均供電煤耗降至305.8克標準煤/千瓦時,較2010年下降超過27克標準煤/千瓦時。據測算,供電能耗降低使2020年火電行業相比2010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億噸。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形成了煤炭、電力、石油、天然氣、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供給體系。目前,我國發電和供熱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國的比重仍超過40%。“十四五”時期,必須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嚴格控制能耗強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王志軒認為,能源系統本身品種繁多、體系復雜、供需緊密,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必須把握好電力、煤炭、油氣、新能源等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定位,要強化風險防控,確保安全降碳。
節能減排成效十分顯著
來到位于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高資街道的江蘇鶴林水泥有限公司,廠區樹木成蔭,滿眼皆綠。
“水泥生產企業環保低碳做得如何,看看廠區的樹木就知道。一些水泥企業廠區因為污染,樹上都不會有綠葉。”江蘇鶴林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斌表示,鶴林水泥在此處建廠,初衷是“吃”掉本地一家礦業公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廢渣和廢石。水泥廠把粉煤灰、脫硫石膏、硫酸渣等工業廢渣作為生產原料,實現了資源的二次利用,全年整個生產過程使用的“一次資源”不超過20%。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