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進入新時代,面臨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欠發達西部地區只有走出一條開拓創新之路,以區域協調發展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才能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貢獻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青海的重大任務,是黨中央賦予青海的時代機遇,是青海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路徑。我們一定要以《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行動方案》為抓手,破瓶頸、補短板、強弱項,順勢而為、創新而為,通過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將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以新理念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一、開拓創新是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應然之舉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從十個方面對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進行概括總結,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堅持開拓創新”。我們黨的百年奮斗歷史,既是一部不懈奮斗史,也是一部開拓創新史。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越是偉大的事業,越充滿艱難險阻,越需要艱苦奮斗,越需要開拓創新。正是基于勇于創新、開拓進取,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攻堅克難、砥礪奮進,我們不斷奪取了革命、建設、改革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創造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輝煌成就,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正在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奮進。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盡管各地區發展存在差異、不協調、不平衡,但總體上較好地把握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規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不斷優化。青海集中了西部地區、民族地區、高原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所有特點和困難,發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我們要持續深化對省情的認識和把握,客觀看待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在青海的具體體現,因地制宜、揚長補短,開拓創新、力求突破,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在全國人代會期間到青海代表團參加審議,看望青海代表并發表重要講話,兩次踏上青海高原考察,每一次審議,每一次考察,都是深切的厚愛和巨大的鼓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對青海各族干部群眾開拓創新、擔當實干寄予厚望,必須扎扎實實抓落實、見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立足高原特有資源稟賦,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青海清潔能源資源優勢顯著,光伏資源理論可開發量35億千瓦,位居全國第一,且光伏發電成本全國最低;風能技術可開發量7555萬千瓦,位居全國前列,尤其是低風速風電開發潛力巨大;可用于清潔能源開發的荒漠化土地資源達10萬平方公里以上。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既能為全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作出“青海貢獻”,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提供青海方案,為推動能源革命走深走實發出青海力量,也充分說明,青海重要而特殊的生態地位決定了青海能源發展必須堅持走清潔、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路子,對我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