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的變革,往往走在行動和突破前面。
這些年,中國石化強化頂層設計,破除體制機制藩籬,發揮企業創新主體優勢,助力我國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
深化科改示范行動縱深推進,進一步理順機制、放權賦能——
繼2020年4月催化劑公司、大陸架公司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范企業”后,中國石化于同年底以北化院、安工院為試點,在全部8家直屬研究院啟動科改示范行動。目前,上述研究院全部完成“分公司轉子公司”改革方案,各項改革措施基本完成,創新內生動力活力顯著提升。
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大幅提升科技攻關體系化能力,打造貫通式創新模式——
“十條龍”科技攻關機制有效運轉,打破單位、團隊、專業界限,集中科研、設計、生產、設備制造、工程建設等力量,統籌組織聯合攻關,確保自主開發技術以最快速度實現工業轉化。截至2021年底,通過“十條龍”重點攻關,公司已累計完成200余項重大成套技術工業轉化。
重大科技項目攻關機制不斷完善,“大兵團”一體化作戰助力技術快速迭代升級,產學研結合機制得到強化。“揭榜掛帥”攻關機制創新推進,市場化選人用人和激勵約束機制持續完善。2022年初,中國石化首批公開納賢的榜單“張貼”。來自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陜西煤業化工技術研究院和北京化工大學的6個研究團隊成功“揭榜”,大力推進“隨鉆高速傳輸關鍵技術”等技術攻關,形成推進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
推進科技孵化器建設,探索技術與資本融合發展新模式,并進一步推動成果轉化——
建設“創新空間”網絡平臺,舉辦創新創業大賽,承辦中央企業“熠星”創新創意大賽新材料分賽;在浙江、廣東等地設立9家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創新公司,打造專精尖的研發轉化平臺。
讓科技人才聰明才智競相涌流:打造科研領軍型人才隊伍,激發青年科技人才源頭活水,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核心,是決勝未來的關鍵。
中國石化高度重視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推行院士后備支持計劃,著力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和創新團隊建設,目前擁有兩院院士24人,直屬單位首席專家及以上高層次人才近500人。實行以才引才、項目引才、柔性用才,強化科技攻關團隊集成優勢,推動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集聚了一批“高精尖缺”人才,目前研發人員超過2萬人,比例位居同行領先水平。
集團公司黨組強調,要把建設戰略人才力量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加快打造能源化工領域重要人才集聚中心和創新高地,為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供人才支撐。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