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四五”,我國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近年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復沖擊,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和轉型升級的巨大挑戰,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廣大企業,包括央企國企和其他不同體制類型企業,堅定不移縱深推進改革發展,實現向世界一流企業的邁進,取得了歷史性輝煌成就。
一、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國有企業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我國國有企業以黨的全面領導為根本原則,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好“兩個一以貫之”的重要要求,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把黨的領導融入企業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企業治理結構之中,打造了黨委領導核心和現代企業管理的公司治理雙重優勢,極大堅定了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制度自信。
二、 以深化改革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親自謀劃、部署和推動國有企業改革,搭建形成國企改革以《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為統領的“1+N”政策體系,支撐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落地。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明確了深化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目前主體任務基本完成,各中央企業和各地改革工作臺賬完成率均超過98%。國企改革縱深推進有力提升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三、 以科技創新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勇當原創技術策源地、現代產業鏈鏈長是國有企業的重大任務。我國廣大企業積極落實國家科技創新戰略,2021年底,我國中央企業擁有研發人員107萬人,比2012年底增長53%,擁有兩院院士241名,約占全國院士總數的1/7。我國中央企業聚焦自主可控,大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有效填補多領域空白,集成電路、5G通信、高速鐵路、大飛機等領域“卡脖子”問題不同程度緩解。
四、 以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聚焦主責主業,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我國國有企業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近年來,中央企業數量從十年前117家調整至98家,實施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充分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有力促進了企業輕裝上陣,更加聚焦主責主業發展實體經濟,進一步筑牢了企業高質量發展根基。
五、 以國有資本布局的不斷優化,持續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資委積極推進布局結構優化調整。中央企業的數量動態調整,體現了國有資本整體功能、資源配置效率和發展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依法依規規范運作、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等方面做出表率。“兩類公司”(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作為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重要內容,促進了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和保值增值及提升國有資本控制力、影響力目標的實現。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