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氫能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不斷提速,氫能應用的推廣也在持續加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國際氫能協會燃料電池分會主席李獻國指出,目前,燃料電池技術已經發展到第五代,擁有眾多可能的應用場景,包括大規模長時間儲能,邊遠無電網地區供電,備用電源、應急電源,交通運輸等方面。
在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副總裁、智藍新能源總裁秦志東看來,全球氫能產業處于初期示范和商業模式探索階段,預計2030年后,將進入商業化階段。“中國氫能產業鏈已初具雛形,處于規模化前夕。”他表示,我國氫能產業從制氫-儲運加-應用,已經初步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條。受頂層設計、政策利好拉動,氫能產業正穩步發展。
“隨著產業的逐步完善,我國商用車氫能時代已經拉開序幕。”秦志東表示,不同于國外以乘用車為主的發展路徑,中國氫燃料以商用車為切入點,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同時,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021年,中國建成加氫站數、在營加氫站數、新建加氫站數實現全球三個“第一”。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已建成加氫站超270座。
在國內氫能產業的發展進程中,大型能源央企的入局給產業走向成熟提供了重要的支撐,其中,中國石化正在以建設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為發展目標,大力發展氫能產業。據中國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副總經理賈文利介紹,中國石化具有豐富的制氫用氫經驗和較強研發實力,氫氣生產和利用規模國內領先,具有發達的交通能源銷售網絡,具備上中下游產業鏈一體化統籌發展的優勢。目前,中國石化正加快構建規模最大、科技領先、管理一流的中國第一氫能公司。
不過,作為正處起步階段的新興產業,氫能的發展仍然面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有研科技集團首席專家、國家有色金屬新能源材料與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蔣利軍認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應是氫能產業健康發展的關注重點,“我們應該制定相關政策,鼓勵發展可能較快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3個應用方向:資源地綠氫+化工就近利用、工業園區風光氫儲微網供能、工業園和物流園綠氫叉車。”
發揮多重優勢 著力打造綠色“能源谷”
“發展氫能產業,是北京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彭雪海表示,北京市氫能產業起步較早,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在科技創新、產業基礎、支撐要素和應用推廣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2022年北京冬奧會,氫成為奧運火炬唯一燃料,氫燃料電池汽車成為奧運場館主要運輸工具,實現了氫能應用“從1到100”的跨越。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