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海油氣開發裝備是承擔深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任務的關鍵。由于技術和設備水平的限制,我國深海油氣開發設備曾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目前這種局面發生了重點改變。本文主要闡述我國深海油氣開發裝備在設計和制造水平方面的進展,重點介紹深海半潛平臺和FPSO的國內外企業和我國在相關方面的裝備設計、集成制造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深海油氣開發裝備
按照開采深度,海上油氣田分為淺海、深海以及超深海三類。參照挪威標準,淺海是水深為300 m以下的海洋,深海是水深在300 m-1500 m的海洋。超深海,是指水深為1500 m以上的海洋。深海是全球油氣勘探開發領域重點攻克的高地,深海油氣開發裝備是承擔深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任務的關鍵利器。
我國深海半潛平臺制造技術實現歷史性突破,實現了多項世界和國內首創技術創新
半潛式平臺號稱是“深海鉆探利器”,集深水鉆井、修井、生產等功能為一體。半潛式平臺有獨特優勢,比如,在鉆井過程中能抵抗海上極端風浪,穩定性更優,工作水深更大,且平臺能夠靈活移動,可以滿足不同海域的鉆井施工需求。
深海油氣開發裝備
半潛式平臺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裝備,設計和建造技術壁壘極高。目前國際上能夠建造半潛式平臺的國家主要有美國、新加坡、韓國、挪威和瑞士。設計廠商方面,主要有美國Friede&Goldman公司、荷蘭Gusto MSC公司、挪威Kvaerner公司等。鉆井裝備制造方面,市場被少數幾家公司所壟斷,包括新加坡Keppel Offshore & Marine公司、韓國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新加坡勝科海洋公司等。
近年來,我國在深海半潛式平臺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進步。2021年1月,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海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該站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項目實現了3項世界級技術創新、13項國內首創技術,攻克了10多項行業技術難題,是中國海工領域的集大成之作。
“深海一號”能源站代表了世界半潛式生產平臺的最高水平,采用世界首創立柱儲油,實現了凝析油生產、存儲和輸送一體化。隨著以該能源站為代表的深水油氣裝備的交付,我國半潛平臺船體總裝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海底管線鋪設等深海施工技術突破1500米大關,超大型深海裝備工程建設能力獲得了大幅提升。
深海油氣開發裝備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正在發生改變,少數國內企業打破了國外壟斷格局
在深海油氣資源開發方面,由于技術和設備水平的限制,中國長期依賴國外進口油氣開發設備,技術裝備受制于人的同時,我國海洋能源安全和國防安全也面臨著威脅和挑戰。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