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波斯帝國的第一口油井開始,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對于石油的開采鉆探都停留在陸地淺層。深層石油隨著鉆探技術的發展開始成為石油開采的主要目標,在此之前,人類受限于技術手段,對這些地幔深處的石油無能為力。如今,得益于油井開采技術的革新,這些深藏在頁巖以下的石油開始被人類所開發,極大地豐富了石油的產量。
同時,人類的目光不光停留在了陸地,近年來對于海域石油資源的開采受到了各國政府的重視。中國南海作為世界第七大油氣資源產地,據初步估計有300億噸以上的石油量。
2021年6月25日,我國第一個自主研發并投入使用的大型深海油氣開采項目“深海一號”在南海圓滿完工。該深水油田項目的落成填補了我國海洋石油開采領域的空缺,標志著我國步入了能自主完成深海石油勘測和開發的少數幾個國家的行列。
石油需求量的劇增也導致了石油開采量的增加。有需求就有市場,近年來石油市場的擴大使得更多國家開始加大開發石油的力度。由于各地石油產地復雜的地理環境,各國投入的開采成本會有差異,成本越高的石油,市場價格會定的更高。
然而,石油作為“硬通貨”,依然有人愿意為它投入高額的成本。在高額開發經濟成本的驅使下,石油開發活動更加頻繁,石油開采地也向著更深處和更遠處延伸。從人跡罕至的荒漠到海平面下數千米的海峽,都有人類開采石油的足跡。
除了石油產量的增加,已探明的石油儲量也在增加,這也造成了地球石油含量不降反增的假象。同時,在開發成本高的地方,石油的產量并不高,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些地區的石油儲量會下降。隨著探測技術的提升,越來越多的石油被勘測到。如今人類探測到的地球石油儲量每年都在上升。
可以預見的是,石油在未來仍是各國主要的能源消耗來源,石油生產國的經濟來源中石油占比很重,而對于石油消費國而言,石油影響著國家工業的發展,換句話說,石油資源維系著國家安全。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對于石油的勘測和開采程度與日俱增,石油也會出現“越用越多”的現象。
結語
如今,全球能源結構正在面臨重大變革,各類能源朝著多元化發展是必然趨勢。我們不得不承認,人類社會的飛速發展離不開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帶來的成果極大地改善了人類的生存狀態,但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為我們提供能源的日子不會長久了。如何擺脫對于石油、煤炭的依賴,成為世界各國政府需要努力的方向。
人類對于這類不可再生能源的瘋狂開采也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地質結構的改變使得地表塌陷,隨著水土流失,人類居住地正在減少。這類燃料燃燒時產生的大量有害氣體正在破壞著大氣層,同時也污染者環境。溫室效應的惡化,使得人類不得不將目光放在清潔能源上。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