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隨著國際石油價格不斷飆高,國內油價也水漲船高,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商品進價增高,那么售價當然也會隨之增長,不然就會虧本,所以國內油價上漲我們一直都是欣然接受的?墒,當我們了解到我國向外出口的成品油價格時,我們就不樂意了!因為這樣的價格完全稱得上是“白菜價”,為什么賣給自己人的油價格越來越高,而出口給“外人”的石油價格卻這么低呢?
國際油價不斷上漲
而這兩年,產油大國都不太平,沙特作為產油國的老大哥,前段時間的主要產油地區被爆破后,石油鉆井受到了破壞,導致世界上原油供應緊張,當需求大于供給時,石油價格自然飆升。我國擁有14億人口,無論是軍事用油、科技用油還是民用用油等,在各行各業都是離不開石油的消耗的。所以,我國不但是全球第一大進口原油國,還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受到的影響是最大的。
中國為何仍要大量進口石油?
從商業角度來看,在這段時間,我國進口的石油越多,虧損的錢就越多。不過,以長遠目光來看,一方面: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為了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我國必須有儲備石油的習慣,。另一方面:雖然在這段時間,我們可以省下錢來用心開采自己國家的石油,但畢竟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國內開采越多,今后被石油卡脖子的風險就越高,更何況,國內油田雖然多,但逐一開采既耗時又費力,很可能會造成石油供應緊張的情況出現,影響整個石油供應鏈以及外貿鏈。所以盡管要虧錢,所需要進口的石油量是固定的,一桶都不能少。
反而低價出售成品油
話雖如此,世界出口原油的國家不止一家,俄羅斯、伊朗等國家都是產油大國,所以在進口石油方面我們無須擔心。不過,在大量且高價進口石油的同時,為什么我們會選擇“低價”再將成品油出口,且在價格方面竟然遠低于國內油價?
原油本就是還未提煉的石油,怎么經過我國的提煉成為成品油后售價會更低了呢?稀土我們都知道吧?世界上要提煉的自然資源有那么多,基本上都是成品比原材料價格高的,從未見過反過來的,是什么原因呢?
每年的石油產能過剩
實際上,我們都存在了個誤區。
第一,原油的提煉并不難,可以說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有這樣的能力,那么提煉油自然就不值錢了,且已經成為了成品油后,所能利用的價值也不高,價格自然就會降低。
第二,就是產能過剩的原因。為了保證能源充沛,每年所調配的成品油噸數都要超越預計使用石油額度,所以,每年我國提煉的原油到最終都用不完,最終就產能過剩了。我們來看一組2019年的數據,我國一年煉油煉了3.6億噸,最終使用的還不到3億噸,也就是剩下了6000萬的成品油,恰好將這部分產能過剩的石油出口還能賺一些外匯。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