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元本位制背后的機制眾所周知,美國正是通過“石油-美元-美債”這個完美的閉環進一步支撐了美元的使用量及在其脫離金本位后的貨幣地位。
50年以來,全球一直在按要買石油就需要美元這一原則進行,它允許美國可以通過無節制的印鈔來奢侈地購買石油,然而,其它交易國必須支付匯率費用才能獲得美元,且受制于美元儲備,因此,石油美元人為的制造了市場對美元的額外需求,并進一步穩定美元地位,并保證其使用份額,這對信用貨幣至關重要,因為,美元地位對美國經濟至關重要。
所以,這就進一步解釋了石油美元就是美元的核心根基,另外一個好處是轉嫁每年近萬億美元赤字風險,而向需要購買石油的國家出口美元正是降低其不斷攀升的通脹率的原因之一。
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據IMF在4月公布的全球國際儲備數據顯示,2020年底美元在各國外儲中的份額占比意外下降至25年來最低至59%,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時該比例還高達73%,如果按此趨勢,很快會看到這個數字接近50%。
另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在6月17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5月,在全球支付貨幣占比中,歐元、美元、英鎊和日元分別以39.03%、38.35%、5.78%和3.02%的占比位居前四位,歐元已經超過美元占據的支付比例,美元已經被歐元替代。
值得一提的是,據IMF報告顯示,人民幣在各國外儲中的份額一直在緩慢增長至2.25%,且為連續四個季度增長,而按照過去保持兩年內增長0.36%的速度,人民幣將在50年后達到25%的份額占比,同時,目前,美元在國際清算匯兌系統SWIFT中占有38.43%的份額也是持續下降,因為預期新興市場匯率制度未來的變化可能會觸發全球貨幣秩序的重大轉變。
對此,資深的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堅定擁護者彼得·希夫一周前對俄媒RT表示,很明顯,美國無底線的超級寬松政策僅針對自己而不考慮數萬億基礎美元貨幣對世界的溢出效應時,將會透支美元信貸和價值,并促發各國尋找美元的替代方案,而且,美國在財政赤字方面存在嚴重問題,比如,僅2021年第一季度的預算赤字就高達1.7萬億美元,而且美國沉迷于用美元作為限制一些經濟體的工具,這將迫使全球都在思考美元在國際結算中的作用。
美元的購買力持續崩潰
美元面臨的主要風險是投資者對美元失去信心以及主要國家嘗試用數字貨幣作為商貿結算手段以替代美元的部分功能,該行也指出,美元大麻煩的產生可能源自美國的貨幣政策和名義利率為負以及投資者逃離與美元掛鉤的長期無風險資產。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