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由于我國幅員遼闊,海岸線長,風能資源比較豐厚。尤其是東南濱海及其島嶼,為我國最大風能資源區。
目前,中國的風電裝機容量為221吉瓦,也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風電場裝機容量的三分之一。
眾所周知,越高、越干燥的地方,太陽輻射越大,青藏高原、西北戈壁就是全世界陽光最充足的區域,光伏發電潛力巨大。
根據發改委公布的《中國光伏展望2050》報告預測,到2050年,光伏將成為中國的第一大電力來源,光伏發電占全國總裝機的59%,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9%。
既然電力自主的問題我們能夠解決,那么為了實現能源安全,我們還剩最后一個問題:
如何把石油消費,轉化成電力消費?
四、破局之道——新能源汽車
“中國每年石油消耗中,汽車占到了57%。”
假設今天,中國所有的燃油汽車,全部換成新能源汽車,那么加上目前已有的俄、哈、緬陸路油氣管道,中國就能基本擺脫中東石油,實現能源自主。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搶先發展新能源汽車。
當然,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好處,不只有“能源安全”這一個。
一方面,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對我國實現產業升級和“制造業強國”戰略,意義重大。
過去二十年,我們試圖通過“市場換技術”,提振國產汽車品牌,但效果并不好。
而新能源汽車轉型,可以說是未來一百年,國產汽車對國際品牌實現“彎道超車”的唯一機會。
一旦成功,汽車產業將帶來上百萬個高薪崗位,上千萬人從此進入優渥的中產生活。其好處,看今天以“汽車業立國”的德國和日本就知道了。
除此之外,由于燃油機效率低下、碳排放高,發展新能源汽車,也有利于中國實現“碳中和”戰略。其諸多好處,我在前文中已經講過,有興趣的可以翻看。
所以說,發展新能源汽車可謂是“一箭三雕”。
過去幾年里,中國政府為了普及新能源汽車,提供了慷慨的產業投資和購車補貼,以至于行業內滋生出不少涉嫌騙補的“怪胎”。
補貼政策,也因此為不少人所詬病。
但在我看來,能源安全問題對中國來說,是急需解決的“重病”(中美沖突、東南沿海問題,是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炸彈),既然是“重病”,就需要“下猛藥”,哪怕有一些副作用。
從結果來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扶植戰略,效果顯著。
五、后記
《孫子兵法》里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這幾年,我國軍事實力飛速增長,海軍開足馬力“下餃子”。兩個航母編隊,能讓我們在近海,不被宵小之輩染指。
但對中國來說,“和平崛起”始終是最好的結果。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