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電動化提速,2025年全球新能源車產銷量可破1700萬輛,帶來超1400GWh的鋰電需求,如果疊加電動自行車、電動工具、可穿戴設備、無繩電器等消費鋰電池的推動,2025年全球濕法涂布膜需求可達233億平,市場空間達604億元。
不過,在資本市場,資本追逐的是未來,如果一項技術確定沒有未來了,那么將會失去資本市場的青睞。長期來看,固態電池是目前現階段能想到的終極目標,如果看十年的長度,全固態電池攻破技術難點,并且得到規;逃,那么對于固態電池領域,確實是利空隔膜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電解液、隔膜等技術,在未來10年左右也許會被淘汰,現在不被追捧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我們從另一個方向來看,既然已經明確了5年后準固態規模商用,10年后用全固態。那么對于重資產的隔膜行業來說,從現在開始到未來5年,會有新玩家入場嗎?不會了,既然如此,則是最大化的利好當前的玩家了。
有龐大的市場剛需支撐,大佬們自然有擴張產能的底氣,但是仔細觀察國內整個隔膜行業的現狀,并沒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光鮮亮麗,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國內隔膜行業的現狀更加貼切。近兩年來,隔膜行業除恩捷股份大刀闊斧的擴張外,新增加的投資并不多,而更多的則是控制產能甚至是逃離隔膜行業。
大家逃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隔膜價格下跌,目前濕法隔膜的價格已跌至1.3元/平米。下跌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是大肆擴產導致的供需失衡;其次是國產化率提升,截至去年底鋰電隔膜國產比例已超過93%,帶動當年隔膜成本下降10%;最后是規;黠@,龍頭企業成本控制力顯著增強。
業內人士表示,強者恒強、弱者出局。目前隔膜行業和其它電池材料行業類似出現極其不正常的價格戰,自身生態鏈遭到嚴重傷害,不少企業出現嚴重虧損,這是大家不愿看到的。隔膜產品保證不了質量,電池質量就是空話。如果價格戰長期盛行,那么最后犧牲的不僅是隔膜企業,更可能是整個行業。
除大量擴產導致供需失衡帶來的價格戰,隔膜行業產能利用率低也被大家詬病。由于大量擴產,隔膜行業出現了較嚴重的產能過剩,其產能利用率已經處于30%-50%的低位水平。以隔膜龍頭企業恩捷股份為例,其2019年濕法隔膜的理論產能已達到23億平方米,但實際出貨量8億平米,產能利用率不高。
總結來說,固態電池無疑是未來主流技術路線之一,不過目前還存在成本偏高、制備工藝復雜、技術不夠成熟等問題,電池的倍率性能整體偏低、內阻較大、高倍率放電時壓降較大、快充不現實等問題也亟待解決,要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還有一段路要走。在半固態電池技術成熟化這個過渡期之前,隔膜市場會進一步加大,等到從半固態向全固態邁進的時候,該市場才會逐漸冷淡下來。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