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動汽車領域對鋰電池需求強勁的推動下,去年下半年至今,一度供應過剩的鋰市場迎來轉機,樂觀情緒逐步蔓延市場。
主要鋰生產商業(yè)績“超預期”
作為全球第二大鋰原料生產商,智利SQM公司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及年度業(yè)績報告顯示,該公司第四季度凈收入6700萬美元,較2019年同期的6690萬美元小幅上漲,較去年第二季度僅為4500萬美元的凈收入則出現了明顯上漲。盡管從全年來看,該公司全年收入較2019年有所下跌,但SQM首席執(zhí)行官Ricardo Ramos認為,去年能夠獲得這一結果已十分樂觀。“因去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生產運營均受到了一定打擊,但經過努力,去年年度業(yè)績還是超過了此前預期。”
與此同時,全球最大鋰原料生產商Albemarle也發(fā)布去年年報稱,2020年該公司凈利潤達到8460萬美元,盡管同比2019年下降約11%,但這一結果也已“超出此前的最好預期”。Albemarle首席執(zhí)行官Kent Masters指出,去年第四季度,該公司表現十分穩(wěn)健,正逐步走出疫情所致的行業(yè)低谷。
受到“超出預期”的業(yè)績結果影響,主要鋰原料生產商的股價也紛紛“水漲船高”。綜合多家外媒報道,截至今年2月,SQM的股價已經一路從30美元上漲至57美元,而Albemarle的股價也從2020年上半年的88美元上漲至162美元,漲幅均接近一倍。另外,美國企業(yè)Livent、Piedmont,中國的天齊鋰業(yè)等主要鋰原料供應商的股價近期也都迎來了大幅上漲。
油價網援引分析師的話稱,受益于全球范圍內電動汽車及儲能電池的強勁需求,從中長期來看,全球鋰價仍有較大的上漲空間,這也將直接對全球鋰生產商的股價帶來支撐。
電動汽車需求成主要推手
在綠色投資熱潮席卷全球之時,近幾個月來,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宣布將開始“造車”,力圖在電動汽車市場“分一杯羹”。截至目前,蘋果、微軟等傳統(tǒng)科技巨頭均已宣布將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通用、沃爾沃等傳統(tǒng)車企也表示將在未來數年里實現全面電動化。
受到強需求推動,主要鋰生產商相繼宣布擴產,同時也在積極“跑馬圈地”,試圖抓住這一市場機會。去年12月,SQM宣布與韓國電池巨頭LG能源解決方案簽署一項長期供應協議,將為特斯拉、通用汽車等車企提供動力電池。Albemarle也于近期宣布將公開籌集資金13億美元,意在擴大該公司在美國、澳大利亞、智利以及中國的業(yè)務版圖。
根據行業(yè)咨詢機構伍德麥肯茲此前發(fā)布的預測,未來15年里,隨著全球交通領域電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鋰、鎳、鈷、銅以及鋁等金屬材料領域的投資規(guī)模至少需要達到1萬億美元。從今年至2026年期間,全球電動汽車需求預計將以21.1%的年復合增長率不斷上漲。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