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已經成為通信設備龍頭的華為重新回到電氣市場,開始對外提供網絡電源業務,其逆變器業務也逐漸壯大,逆變器是一種應用廣泛的電力電子元件,在電源管理、工業控制、光伏發電等領域都隨處可見它的身影。華為在網絡電源上逆變器技術的積累,最終令其有足夠積累在2013年開始涉足光伏領域。
作為跨界新貴,從一開始進入這個市場,華為就開始打著不同的打法。一方面在技術路線上,華為力推當時并不是主流的組串式逆變器,而競爭激烈的集中式逆變器,隨著技術進步和應用開發場景的變化,在華為等一批優秀廠家的帶領下,組串式逆變器已經成為了主流;其次,華為很早就開始淡化逆變器的產品概念,強調一體化的智能解決方案,從2014年起,華為率先扛起智能化大旗,將數字信息技術與光伏融合,以智能光伏解決方案的形式面向市場,將逆變器從一個啞設備,變成了一個可感知、可分析、可傳輸的一個智能設備,當然其中也包括了華為為之配套的監控、無線通訊、MBUS、云計算等服務。
這些組合拳的配合下,從進入市場到到拔得頭籌,華為的速度非常快。到2015年,華為已經和此前的光伏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并駕齊驅,并從2016年開始連續稱霸這一市場。根據咨詢機構伍德麥肯茲在最近公布的年度統計數據,2019年華為的逆變器出貨容量市場份額為22%。
華為方面的最新數據是,截止2020年底,華為智能光伏解決方案助力合作伙伴累計建設160GW光伏電站,廣泛應用于60多個國家,服務教育、醫療、體育、交通、農牧漁、現代化制造等多個行業,累計生產了3000億度綠電,減少二氧化碳排1.48億噸,相當于種植了2億多棵樹。
遍地開花的解決方案
進入市場8年以來,通過以逆變器為核心的智能光伏解決方案,華為正在將光伏的應用拓展到更多的領域,并借助不斷的技術進步,拓寬光伏利用的場景、提高光伏利用的效率和經濟性。
在寧夏黃河東岸,華為與寶豐集團合作,將光伏板裝到了枸杞田上,建成了當時全球單體容量最大的農光互補電站。配合帶傾角的平單軸自動跟蹤專利技術,讓太陽能板像向日葵一樣逐光而動,保證農作物枸杞收益的同時,提高光伏電站的效益,較傳統集中式光伏電站,可提高發電小時數281.4小時,提高18.7%的發電量。此外,通過華為智能光伏云系統,遠程診斷,故障精確快速定位;優化巡檢消缺路線,實現各類故障提前排查處理,提高運維效率。640兆瓦電站只需30個運維人員。相比傳統光伏電站,每年運維人工成本節省達360萬元。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