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頓森林體系使美國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而美國美鈔的大肆印刷,把本國經濟危機轉接到全球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失效。但美國隨后又通過戰爭、經濟制裁等方式加大其在中東地區的掌控力,美國再次把石油與美元劃上等號。
隨著國際經濟科技發展,能源問題也是中心。在國際能源出現危機,全球石油價格大幅度上漲之際,中國早已有了先見之明,從海外購置并儲存大量石油,開始建立石油人民幣體系。
中國原油儲備逐年上升
工業生產與制造皆離不開能源,化石能源更是國際之爭、必需之物。中國一直致力于能源勘探、開采與儲備,不僅在境內大規模探查石油能源,也積極購置海外能源。幾乎全球各大石油產出國都和中國有些密切而深入的經濟合作。早在2018年,中國就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
疫情期間,在國際經濟低迷、石油交易下跌之際,中國也抓緊時機進口大量石油。中國還積極開展海外業務,國內銀行向非洲、南美洲等國家提供貸款,工業生產與石油開采。在與其他國家建立友好外交關系同時,也獲取部分國家的石油開采與加工權。
石油定價權
新冠疫情結束以來,國際經濟復蘇提升各國石油需求量,原油價格大幅上漲。2020年4月,國際原油價格為-40美元/桶,截止至2021年10月11日,石油價格為80.52美元/桶,已達2014年至今的最高價位。
“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國家”。全球經濟復蘇,煤炭、天然氣價位持續走高,石油成為絕大多數國家的首選,更是部分國家據此開啟貿易戰或經濟制裁的憑證。
伊朗作為國際最大石油出口國之一,其國石油儲備一直被美國虎視眈眈。2018年,美國發起對伊朗的原油制裁,嚴禁伊朗石油出口,美國甚至放話“誰購買石油就制裁誰”。與伊朗同量級的石油儲備國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早已憑借石油達成全國經濟繁榮,反而伊朗受美國影響,截止至2020年底,其國石油產量從原油制裁前的380萬桶/天降到不足200萬桶/天。為了減少損失,伊朗把2000多萬桶原油儲存在中國大連的保稅倉庫,為人民幣代替美元購買石油開了先例。
伊朗表示,在伊朗國際資產儲備匯總,人民幣所占份額已達18%,代表著人民幣在與伊朗的石油交易中擔當的貨幣作用。不僅是伊朗,在國際范圍內,人民幣原油期權呈持續上漲趨勢。有專家分析,人民幣原油期貨有望成為亞洲原油定價基準,中國在石油定價上話語權越來越大,石油人民幣挑戰石油美元有望成功。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