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部分電力負荷的時空可控性,有利于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數據中心工作負載具有時間上的靈活性。數據中心處理的信息數據,取決于用戶的網絡使用行為,具有較大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但是,數據中心中的批處理數據只要在規定時間內處理完畢即可,非實時任務可以適當轉移或者延遲處理。換言之,數據中心這些工作負載在時間上具有靈活性。與此同時,數據中心工作負載還具有空間上的靈活性。同一云服務提供商,可在多地擁有數據中心,各數據中心之間通過光纖等傳輸設備,實現異地數據和工作負載轉移。數據中心工作負載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靈活性,反映在其用電特性方面就是電力負荷的時空可控性。從這種意義上講,數據中心能夠根據電力調度中心的需要,主動進行需求響應,乃至發揮“虛擬電廠”的功效。
數據中心用電負荷的時空可控性,為其促進我國西部風(光)電等間歇性可再生能源消納提供了重要條件。在我國,集中式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多分布在西部,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產業多分布在東部。數據中心在時間維度上轉移負載,可以為電力系統提供調峰、調頻等服務等輔助服務;在空間維度上優化調控負荷,可以推進數據算力跨區域流通,實現“東數西算”,從而增加“西電東送”通道的可再生能源輸送能力。例如,如果對東部一個30兆瓦的數據中心的電力負荷進行時空調控,將其三分之一的批處理負載轉移至西部數據中心處理,就可以在西部地區可再生能源富余時段為其騰出的10兆瓦“西電東送”通道容量。
強化頂層設計,營造良好政策氛圍。一要提高認識。能源轉型是黨的十九大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重大方略的具體要求,是履行《巴黎協定》中我國碳減排承諾的重要途徑。數據中心巨大能耗問題應引起高度關注,應提高對數據中心與能源轉型關系的認識。好的制度設計可以使數據中心這一耗能大戶由能源轉型的威脅者,變為能源轉型的推動者。二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盡快建立有利于數據中心發揮作用的電力市場機制。應擴大可再生能源市場化交易機制試點,將數據中心納入其中;應深入探討數據中心參與電力市場輔助服務、跨省區能源優化和現貨交易等理論問題和市場規則問題;著手開展數據中心有效融入電力市場的示范應用工作。三要有效發揮政府作用。應將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與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掛鉤;應加強分布式能源、微電網、局域電網接入大電網的專項監管!咀髡邽槿A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張素芳(教授 博士生導師);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王鵬(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