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能源革命都會帶來巨大的變革,和新的發展機遇。全球利益重新分配,國際分工重新定位。對于光伏企業而言,這既是大方向的長期利好,又是具有確定性的增長空間。
據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數據,截至9月底,中國風電、光伏并網裝機均達到2.2億千瓦,合計為4.4億千瓦。距2030年12億千瓦的累計太陽能、風電裝機最低要求,仍有逾近7.5億千瓦的裝機差額,如果以此數據按10年平均計算,即意味著風、光每年的新增裝機將不低于75GW。
這意味著非常確定性的市場增量。“十三五”期間(2016年-2020年),中國折合年均新增光伏裝機量在39.4GW左右。從39.4GW到75GW,增幅超過90%。
還有更加樂觀的預期。據國家能源局及光伏協會消息,預計“十四五”期間(2021年-2025年)國內年均新增光伏裝機規模樂觀預計將達到90吉瓦。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曾在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預計,到今年底,光伏發電從規模上將超過風電,成為全國第三大電源。
今年6月底,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遠超市場預期的光伏競價補貼結果——總支持裝機容量達25.97GW,大大超出市場原先預計的20GW,平均補貼強度降低了3.3分錢。當時消息落地后,光伏行業龍頭公司就迎來了一波普漲。
行業回暖是外部環境,成本下降則是內部動因。雖然速度相對緩慢,但光伏企業不斷升級迭代技術,讓光伏發電的成本一直在下降,靠近平價上網的目標。
景氣周期在路上來自全球市場的需求,也是中國光伏廠商的機會。
今年7月,在歐盟宣布碳中和計劃之前,已有30多個國家宣布碳中和目標,包括墨西哥、馬爾代夫等,此后中國、日本、韓國接連提出碳中和目標。新當選的美國總統拜登也表現出了對氣候問題的足夠重視,已表態美國重回《巴黎協定》。
中國占據全球產能規模首位的光伏行業,在全球也具備足夠的競爭力,國際光伏建設也會支撐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
國內與國際因素的疊加之下,整個光伏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景氣周期,光伏裝機量的增勢將會不斷持續。目前的光伏,正站在新一輪周期開啟的起點上。
具體到年度裝機量來看,在2018年“531新政”影響下,這兩年我國光伏行業年新增裝機量出現明顯下滑,處于周期的低點。
如前文所說,2019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僅有30.1GW。而據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透露,2020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預計達35GW,有所增長。
整理國家能源局和光伏協會的消息,可以預計“十四五”期間(2021年-2025年),國內年均新增光伏裝機規模約為70-90GW,行業的總裝機量即將迎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