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標準化一直是動力電池行業期望實現的目標,其標準化的實現將會極大促進行業的發展。但目前從現實來看,動力電池標準化雖然呼吁很多,也有國家政策和頂層規劃支持,但業界卻始終透著一股“雷聲大雨點小”的怪異,推進速度緩慢遲疑,這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
推動產業鏈持續發展 電池標準化將成必然
動力電池的標準化一直是動力電池行業期望實現的目標,其標準化的進程如何將多維度影響動力電池產業鏈的發展。
首先,電池標準化將是換電模式得以推進的關鍵。“在實現換電模式的過程中,一定要實現標準化,包括汽車的標準化,連接部件的標準化,其中最為關鍵的是電池的標準化。”贏合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目前換電產業主要局限于運營車輛等相對較少的領域,一旦電池標準化得以實現,不僅將會極大提高換電效率,而且可以促使換電產業的領域繼續擴大,推動換電產業進一步發展。
其實,動力電池如果實現了標準化以后,不光可以“造福”換電產業,還能在其他多個領域“大顯身手”。
“電池標準化以后,設備的利用率,產品的一致性,產品的合格率將會全部提升。”贏合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電池應該做成標準化。我統計了某個企業生產的電池,大概有五六十個尺寸規格,這意味著(他們企業)有不同的生產線。假如說(定制的電池標準)稍有變化,對應生產線就可能不能用。”深圳吉陽科技董事長陽如坤說道,“(有了電池的標準化),未來整個電池的制造成本有30-50%的降本空間”。
無疑,“電池的標準化”將能從延長生產線使用周期、提高產品一致性、提升產品合格率等方面極大地減少電池生產成本。
此外,在對退役動力電池的處理上,“電池標準化”將同樣可以“大展拳腳”。
一直以來,退役電池的梯次利用、回收是退役電池處理的重要環節。據悉,雖然我國電動汽車車載動力電池尚未出現大規模退役,但目前對小規模退役電池的處理探索,可以為未來更大規模退役電池的處理提供借鑒。
目前由于生產工藝、設計思路的不同,加之多樣性的服役和不同的使用時間、應用車型等,造成退役的動力電池類型繁多。
值得注意的是,電池標準的不統一導致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或者拆解時極為不便:如果選用自動化拆解,對生產線的柔性配置要求高,增加了處置成本;如果是人工拆解,技能水平會影響動力電池回收過程中的成品率,同時在手工拆解過程中,廢舊動力電池短路、漏液可能導致起火或者爆炸,有很大的安全和環保隱患。如果動力電池全部實現了標準化,那么對退役電池的處理將會更容易,也更有效率。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