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實現動力電池及梯次利用標準化意義重大。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飛速發展,在產生大批廢舊電池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市場。與此同時,電池行業期待的動力電池標準化卻進展緩慢。今天,為您梳理梯次利用為何難以標準化。
退役電池梯次利用市場廣闊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導致退役的動力電池也在不斷增加。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中華環保聯合會10月共同發布的《為資源續航:2030年新能源汽車電池循環經濟潛力研究報告》顯示,根據報告團隊的估算,到2030年全球乘用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將面臨總電量463GWh的大規模退役,如果對退役電池進行梯次利用,幾乎可以覆蓋全球儲能的用電需求,總價值將達到1000億人民幣, 大約是2019年的25倍。
《報告》指出,2025年中國市面上新能源汽車的退役電池將有大約32GWh可以進行梯次利用,這足以覆蓋全國5G通信基站的備用電源需求。
《報告》還指出,開拓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也是發展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關鍵。當前國際上比較成熟的模式,是汽車企業主導退役電池在儲能領域的應用。中國市場較為成熟的模式,是中國鐵塔公司、國家電網等國有企業主導的退役商用車電池再利用。
其實,我國發展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目標已經明確,并發布了多個政策支持。
今年1月,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2019年本)》和《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2019年本)》,鼓勵從事梯次利用的綜合利用企業在基站備電、儲能、充換電等領域開展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提高電池綜合經濟效益。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還組織編制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并于今年10月將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根據文件,鼓勵梯次利用企業研發生產適用于基站備電、儲能、充換電等領域的梯次產品,不得開發充電寶、手持照明設備等不易回收的梯次產品。鼓勵采用租賃、規;玫缺阌谔荽卫卯a品回收的商業模式。
此外,鼓勵梯次利用企業與新能源汽車生產、動力蓄電池生產及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等企業協議合作,加強信息共享,利用已有回收渠道,高效回收廢舊動力蓄電池用于梯次利用。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下稱規劃)。規劃提到,完善動力電池回收、梯級利用和再資源化的循環利用體系,鼓勵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動力電池運輸倉儲、維修保養、安全檢驗、退役退出、回收利用等環節管理制度,加強全生命周期監管。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