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湛江風電公司生產調度及應急指揮中心揭牌,標志著全國首個海陸一體風電集控中心全面投運。
湛江風電公司海陸一體集控中心結合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應用等信息化技術,實現了風電場生產設備數據的實時采集、運行監視和遠方集中控制,集成了陸地風力發電機組、海上風力發電機組,陸地升壓站、海上升壓站與電網側的數據傳輸、分析處理、遠程監控等重要功能。
據悉,湛江風電公司目前已投運洋前風電場、勇士風電場、友好風電場、石板嶺風電場、紅心樓風電場及外羅海上風電項目等45萬千瓦機組容量,共有5個陸上升壓站、1個海上升壓站,需要對分散在海上、陸上的177臺機組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實時生產管理。
隨著2021年外羅海上風電項目二期、新寮海上風電項目共40萬千瓦項目的并網運行,以及多個新項目接入,安全生產管理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生產調度及應急指揮中心規劃管理的投運、在建項目
為此,湛江風電公司通過建設海陸一體的生產調度及應急指揮中心,將集中監控系統、大數據應用平臺、輔助生產管理系統、應急視頻指揮系統、三維可視化系統等五大系統強強聯合,實現了遠程監視與控制、運行分析與優化、場站發電性能評估與優化、設備狀態評估與預警、故障診斷、移動終端應用等功能。完成了向生產遠程集中化、資源平臺共享化、決策數據智能化的智慧型生產管理中心的轉型升級,將有效提升生產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降低生產成本,延長設備壽命,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一體協同,打造互聯互通的高效生產管理中樞
湛江風電公司安全生產及應急指揮中心將五大系統納入集控范圍,在管理上實現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的一體化協同,在項目上實現海上風電和陸上風電的一體化協同,在生產上實現場站內外數據信息的一體化協同,并對操作系統進行了統一框架整合優化,有利于各項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流程快速響應,高效協同。
集成實時,打造安全生產的“千里眼”與“順風耳”
集控中心值長莫偉鋒表示:
“集控中心數據采集點超15萬個,視頻采集點超500個”
“安全生產及應急指揮中心將實時數據庫、SCADA平臺、變電站自動化、風功率預測、海纜信息、海洋氣象、船舶位置服務等系統高度集成,可以實時監測安全生產信息、風電場信息、風電機組信息、風電機組部件信息、升壓站信息、功率預測信息和電能計量信息。集控中心數據采集點超15萬個點,視頻采集點超500個。應急指揮中心可以實現視頻對講,調用所有風電場的所有攝像頭,實時掌控現場狀況。”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