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清則認為價格傳導中一定要意識到中國的實體經濟已經沒有那么大的抗壓力承受電價上漲。新能源消納中的成本問題,應該依靠包括科技在內的體制機制創新來解決問題。“靈活性資源應來源于喚醒沉睡的資源。比如說,中午太陽最好的時候,電沒人用,負荷掉下去,這時候是否可以調動千家萬戶的熱水器,熱水器也是儲能啊。”
夏清指出:“電價不能以市場化的手段調節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電價的峰谷差拉不開差距,可再生能源怎么消納?如何解決電力體制改革的紅利,絕對不能依賴單方面的降價,而是應該讓源網荷互動起來,讓用戶以最友好的方式用電,以最友好的方式配合新能源消納,以市場機制來激活用戶的互動能力,通過用戶互動而創造紅利再去降低電價,才是正解。”
袁家海補充提到,當能源系統中廣泛部署大量靈活性資源后,電力系統原有的大機組大電網、長距離大功率輸送可能會發生變化。“一部分可再生能源就地利用消化,一部分通過就地制氫等多種手段轉換。”包括路上跑的電動汽車如何與電網友好互動,風電、光伏如果擔當主力能源,它背后可能意味著分布式屋頂光伏、BIPV等和建筑結合在一起的模式對光伏的裝機量進行規模化的拓展,海上風電資源增加裝機量等。
這又需要通過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優勢,以市場化的手段調峰、調頻。“我們一定要抓住市場和規劃兩條線。從長遠看,考慮電力供應平衡,我們應該怎么布局我們的電源。從市場本身釋放的信號,我們又應該怎么布局。兩個看似不同周期的問題,現在要同步推進才行。”馬莉說道。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