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我們要制定全面和常態化防控措施。要有序推進復商復市復工復學,創造就業,拉動經濟,恢復經濟社會秩序和活力,主要經濟體要加強宏觀政策協調,不僅要重啟本國經濟,而且要為世界經濟復蘇作出貢獻。
——面對疫情,我們要關心和照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國際社會要在減緩債務、援助等方面采取及時和強有力舉措,確保落實好《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75年前,中國為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支持建立了聯合國。今天,秉持同樣的擔當精神,中國積極投身國際抗疫合作,為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貢獻中國力量。我們將繼續同各國分享抗疫經驗和診療技術,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支持和幫助,確保全球抗疫物資供應鏈穩定,并積極參與病毒溯源和傳播途徑全球科學研究。中國已有多支疫苗進入Ⅲ期臨床實驗,研發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優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中國將落實好兩年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的承諾,深化農業、減貧、教育、婦女兒童、氣候變化等領域國際合作,助力各國經濟社會恢復發展。
主席先生!
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戰勝各種挑戰和困難的歷史。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影響,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各國人民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期待更加強烈。新冠肺炎疫情不會是人類面臨的最后一次危機,我們必須做好攜手迎接更多全球性挑戰的準備。
第一,這場疫情啟示我們,我們生活在一個互聯互通、休戚與共的地球村里。各國緊密相連,人類命運與共。任何國家都不能從別國的困難中謀取利益,從他國的動蕩中收獲穩定。如果以鄰為壑、隔岸觀火,別國的威脅遲早會變成自己的挑戰。我們要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意識,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維,樹立大家庭和合作共贏理念,摒棄意識形態爭論,跨越文明沖突陷阱,相互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模式,讓世界多樣性成為人類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人類文明多姿多彩的天然形態。
第二,這場疫情啟示我們,經濟全球化是客觀現實和歷史潮流。面對經濟全球化大勢,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里假裝視而不見,或像堂吉訶德一樣揮舞長矛加以抵制,都違背了歷史規律。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閉孤立的狀態,更不可能被人為割裂。我們不能回避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必須直面貧富差距、發展鴻溝等重大問題。我們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公平和效率、增長和分配、技術和就業的關系,使發展既平衡又充分,發展成果公平惠及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我們要秉持開放包容理念,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旗幟鮮明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