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火電與清潔能源之間的較量還在持續,當下的結果似乎有些出人意料。
12月26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1-11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1-11月火電新增裝機容量為3418萬千瓦,同比提升401萬千瓦。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的清潔能源卻集體沒落。數據顯示,水電1-11月新增裝機容量同比下降374萬千瓦,核電同比下降188萬千瓦,風電降低74萬千瓦,號稱未來將代替絕大部分火電的清潔能源,在今年的裝機數據中呈整體負值。
在此之前,我國多個省份已經將清潔能源成為主力電源。以云南為例,其電力裝機約9000萬千瓦,在全國排名第六位,其中水電機組就超過6000萬千瓦,其次還有風電,光伏等機組,綠色能源裝機占比超過80%,綠色電力發電量占比超過90%。
除此之外,青海也以100%清潔能源使用為目標,力爭打造清潔能源建設、使用和輸出全鏈條示范省。據了解,由于受到清潔能源的沖擊,目前青海火電企業負債率普遍超過90%,且連年處于虧損狀況。
隨著能源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電力市場建設持續推進,火電的生存壓力正逐漸加大。
不同于以往趨勢,在某些省份擔當補充能源角色的火電,今年的新增裝機數據卻出乎意料的不降反升。并且在整個電力體系中,有且只有火電裝機增加。
01火電緣何“破局”
公開資料顯示,火電由燃煤發電、燃氣發電、生物質發電,以及余溫、余壓、余氣發電構成。
今年1-10月份,天然氣新增裝機474萬千瓦,增速明顯小于去年。從2017年開始,隨著我國煤炭減量替代政策的實施、“煤改氣”工程的推進,國內天然氣消費需求量開始不斷走高。
但是,從成本及調峰方面看,燃氣發電既不靠譜也不經濟。造價不低,利用率不高、氣價高、氣源保障能力不強,種種原因使近兩年天然氣發電的占比出現下滑。
2016年2月5日,國務院發布《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國發〔2016〕7號),提出自2016年起,3年至5年內,煤炭行業將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作為提綱挈領性質的文件,煤炭行業去產能拉開帷幕。由此,從煤電裝機近幾年情況看,新增裝機同樣呈現下降趨勢。
與天然氣和煤電不同的是,作為火電大軍的一員,生物質的發展正不斷提速前行。2018年,我國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已達到1784萬千瓦,位居全球第一。2019年上半年,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214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1995萬千瓦,同比增長22.1%;生物質發電量5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3%,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勢頭。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