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020年,不僅是可再生能源平價的重要時間段,也是電力市場改革的關鍵期,多方面因素共振下,政策制定者需要通過新的機制為可再生能源的持續發展打開更大的空間。
2019年6月4號,國家能源局發布《2018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的通報》,該通報每年發布一次,主要包括各省及相關地區的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比重,并作為各地區2019年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和并網運行的基礎數據。
2019年~2020年,不僅是可再生能源平價的重要時間段,也是電力市場改革的關鍵期,多方面因素共振下,政策制定者需要通過新的機制為可再生能源的持續發展打開更大的空間。因此,近期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消納保障機制、平價上網、配網放開等政策,都環環銜接,期望在“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能維持較高的增速。
從刺激裝機過渡到消費引導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從最早的初始投資補貼到度電補貼,一直是在發電側進行鼓勵和支持,通過各大能源企業增大裝機來增加供應。這些政策穩定了能源企業的未來收益,加之國家對煤電的調整,促使所有的發電企業都在向可再生能源轉型。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裝機大國,制造業也同步發展,可再生能源設備成本不斷降低,推動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全球也因此受益,很多地區的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最便宜的電力生產模式,由于非技術成本較高,中國在2020年才能實現風電、光伏的無補貼發展。
屆時,可再生能源將直面與煤炭等化石能源的競爭,同時我國正在進行電力市場改革,未來所有的電力都將進入市場。因此,未來可再生能源的推動力量將從激勵發電轉為激勵用電,以電力用戶的需求來引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在近期發布的《關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的通知》中,電力消納保障機制取代了之前討論了十幾年的配額制,但明確了各省的消納任務及完成模式。
雖然是消費引導,但消費者對綠色電力到底有沒有需求還值得商榷。根據多次的綠色電力溝通協調會及各家機構進行的市場調研,外資公司對綠色電力的需求普遍強于國內企業。外資中越大型的企業對氣候變化及環境友好型能源方案越感興趣,很多全球500強企業都發布了自己的可再生能源目標,不少行業領軍企業,類似蘋果、百威啤酒這樣的更為激進,明確了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的時間點。
在過去的電力消費中,用戶沒有話語權,電網供電能夠保障供應即可,至于是什么品種的電力,用戶無法選擇。這些具有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企業在電力市場上都是最優質的電力用戶,是眾多售電公司爭奪的對象,這些用電企業希望未來售電公司能同時滿足保障供應、電價合理(可以容忍一定程度的上漲)、完成綠色電力采購這幾項需求。誰能滿足客戶的需求誰就能贏得合同,國家電網的確擁有巨大優勢,但是新型售電公司也有突破的可能。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