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丹看來,“盡管會受到產業規模、政策等很多因素的影響,但光伏應用市場增長的本質、內核動力仍來源于科技進步。所以,新技術的萌芽、推陳出新,是光伏產業進一步發展,市場進一步擴大的保障。也是各機構預判全球市場走勢的重要依據。”
一方面,目前光伏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有其特定的豐富的技術路線,技術可以疊加。隨著冷氫化、西門子法的應用,多晶硅目標成本降低至7美金/公斤;金剛線切割、長晶技術等又可以使硅片目標成本降低至60美分/片;PERC、多主珊技術可以大幅提高電池片轉換效率。例如目前黑硅+PRRC技術得到普遍推廣并實現量產,量產電池片轉換效率已提升至20.3%,多晶五珊線PERC電池轉換效率也高于普通電池,達到19.8%,隨著效率的提升,電池單位成本將降低至1元/瓦。雙玻組件、疊加技術則分別為組件功率提升1-3個百分點,組件單位成本降至2元/瓦。屆時系統投資成本降低至3.5元/瓦-4元/瓦,即實現平價上網。
另一方面,如同2011年便已醞釀的PERC一樣,如今,我國一批龍頭光伏企業,已經在孕育有如N-PERT電池、Topcon、HJT等被認為是未來電池發展方向的技術迭代。
“也正是主要因為不斷有新技術的萌芽、推陳出新,各界才會普遍看好光伏平價上網,甚至依此判斷光伏發電有望成為發電成本最低的能源生產方式。”胡丹認為,“在平價上網、技術進步共同推動下,即將到來的光伏應用黃金期,中國光伏注定是贏家。”
“在這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地方,可以像中國的蘇錫常地區一樣,在200公里范圍內,就能解決光伏全產業鏈所有的問題。”一位一線光伏企業高管向記者表示。
“而在高度國際化的光伏產業中,業界公認的幾個中國龍頭企業各自都在不同的領域為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在技術突破上做出較大的貢獻,積累了良好的品牌信譽。”胡丹表示。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