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繁復的能源格局中,清潔能源,尤其是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不僅肩負著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使命,承擔著優化我國能源結構的重任,同時也必須面對多種能源形勢的市場化競爭。
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裝機量占比逐年提高,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1.87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26.7%;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7.28億千瓦,約占全部電力裝機容量的38.3%。而如果把核電也計算在內,則全部非化石能源的發電量就超過了2.2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比例超過了30%。
在這其中,風電、光伏是名副其實的可再生能源“排頭兵”,例如在2018年,風電新增裝機2059萬千瓦,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4426萬千瓦,兩者總和占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總規模的比例達到了85.3%。
快速攀升的裝機規模背后,以中國光伏產業為例,經過了20年的發展,其不僅已令太陽能利用,這一曾被市場“束之高閣”的發電技術,得到了全球電力需求的追捧、熱衷,還硬生生地把中國光伏,打造成了與高鐵齊名的中國產業名片之一。
而創造這一“神話”的中國光伏產業,至今都主要由民營企業構成(民資、國資比例約為7:3)。在這樣一支民營大軍的努力下,“10年間,光伏組件價格下降了94%,光伏電站的建設成本下降了90%。”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2019年的產業數據很好地展現了中國光伏的“韌性”。
相比往年(例如2017年新增光伏裝機53GW),今年中國光伏的新增裝機可謂谷底,據日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10月份,國內光伏新增裝機只有17.5GW,業界預測全年光伏裝機規模甚至很難超過20GW。但區區內需的暫時性承壓,無法阻擋已極具競爭力的中國光伏國際化趨勢,最終,與國內新增裝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創出新高。據統計,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達到了177.4億美元,同比增長32.3%。其中,技術含量頗高的中游光伏產品電池片今年上半年的出口量就已超過2018年全年;下游組件出口量則在今年前8個月就超過2018年全年。
同時,呈現在世人面前的中國光伏畫像是——新增裝機已連續6年位列全球第一;累計裝機規模連續4年位居全球第一;組件產量多年占據全球約70%份額;在全球前10強光伏組件企業中,至少占到7個-8個席位。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