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電力的風能或光伏設備生產出的能量可以使用一種存儲形式,如儲能電池、氫氣等,在有電力需求時使用,這也是一種經濟可行的選擇。
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運營商的保證薪酬一直是德國能源轉型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2000年,國家的可再生能源法案(EEG)引入了上網電價。它們為可再生能源投資者提供了20年的現金流入保障。隨著2021年首批先驅性項目的擔保期接近尾聲,運營商越來越多地需要尋找其他途徑,以保持風能和光伏發電設施的盈利,政府部門也需要制定相關政策,實現經濟與可再生能源的平衡。
一旦上網電價開始用盡,德國還能保持多少可再生能源產能?
2018年,德國的光伏電池板、陸上風力渦輪機和沼氣發電廠的可再生電力裝機容量為103吉瓦(GW),占該國118吉瓦(還包括海上風能、水力發電等)可再生電力總容量的大部分。2018年,可再生能源供應了224.6萬億瓦時(TWh),占全國總發電量的34.9%,其中92.2 GWh(14.3%)來自陸地風力渦輪機,46.2 GWh(7.2%)來自光伏電池板,45.1 GWh(7%)來自生物質發電廠。
德國政府的目標是到2030年可再生電力占德國電力需求的65%。根據德國能源與水行業協會(BDEW)的計算,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德國必須將目前的可再生電力裝機容量提高到215至237吉瓦之間。因此,根據Agora Energiewende的數據,風能和光伏發電能力每年必須增長約5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團體BEE將可再生能源的增長率定得更高,約為每年16.5吉瓦。
到2021年,風能、光伏和沼氣裝機容量達數十億瓦的設備將超過20年。因此,根據可再生能源法案(EEG),這些企業將不再收取上網電價。該法案于2000年首次出臺,為期20年。在本世紀20年代,德國越來越多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達到補貼期的終點。
行業組織Deutsche Windguard計算出,僅陸上風力發電的上網電價就將在2021年1月1日達到400萬千瓦,此后到2025年,每年還將達到230萬至240萬千瓦(總計1600萬千瓦)。Fraunhofer IEE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8年,德國的風能裝機容量增長了兩倍,從約20吉瓦增至近600吉瓦。
根據行業協會BSW solar的數據,德國在2019年新增的大部分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在2028年至2033年之間達到其保證報酬的上限。到2028年,這一數字將超過每年1千兆瓦,到2031年將超過7千兆瓦。管理咨詢公司普華永道(PwC)表示,到2033年,德國100多萬個光伏電池的運營商將失去他們的補貼。這些光伏電池陣列的產量為24太瓦時(TWh)。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