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電價逐漸下降
具備規模效應后,中國風電即將邁入平價上網的全新時代。“在不考慮火電的環境外部性成本的情況下,我國風電產業已能夠在成本上和火電相比拼,現在我們使用風電不僅是因為它清潔,也是因為它便宜。”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說。
伴隨著多年的規模化開發,在大量技術創新的推動下,我國風電成本穩步下降,所需補貼強度大幅降低。目前,在一些資源和開發條件較好的地區,陸上風電已不需要補貼。到2021年,我國陸上風電將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市場競爭力將顯著提升。與此同時,正處于發展初期的海上風電所需的新增補貼規模也保持在較低水平,隨著競爭配置政策的全面實施,補貼需求會逐步縮小,有望在2025年左右實現平價上網。
平價上網的背后是我國風電技術研發的有序推進和企業實力的明顯增強。“當前,中國風電不僅具備大兆瓦級風電整機自主研發能力,而且形成了完整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鏈,制造企業的整體實力與競爭力大幅提升。”李創軍說,我國在大容量機組研發,長葉片、高塔架應用等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以激光雷達為代表的新型傳感技術和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的智能技術使得風電整體管理變得更加高效。
在整機出口方面,我國風電機組出口的國家數量從2007年的1個,增加到2018年的34個國家和地區。中國風電整機企業對拉動全球風電市場作出了突出貢獻。據統計,2018年,在全球新增裝機排名前十五的整機制造企業中,有8家來自中國。此外,不少開發企業紛紛選擇走出國門,對外投資逐年提升。一條覆蓋技術研發、開發建設、設備供應、檢測認證、配套服務的國際業務鏈基本形成。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李俊峰指出,今年,風電迎來了平價上網,將和光伏一起改寫歷史。
走得穩才能走得遠
雖然風電在過去10年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但未來將面臨新的挑戰,到2021年風電將實現平價上網,不再有標桿電價保駕護航,真正進入市場競爭時代。
怎樣才能保證風電的高質量發展?李創軍認為,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是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風電產業的技術創新,一方面是在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上取得更大突破,另一方面是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拓寬風電的新業態、新模式。這就要求企業在堅持技術攻關的同時推動各環節的智能化與專業化發展,不斷提高發電效率和可靠性,降低度電成本,共同提高產品質量與產品競爭力。
針對當前出現的一些搶工期、搶設備供應等現象,李創軍指出,風電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一個“穩”字,其中規劃目標的引導作用非常明顯。希望企業按照“十三五”規劃和電網實際送出能力,以及環保的各項要求量力而行,客觀理性地推進項目建設進程,高質量完成每一個項目開發,不給未來留下任何風險隱患。國家也將對各地規劃執行情況加強監督,確保行業的平穩有序,避免大起大落。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