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對于上述問題的解決都能夠有所作為,在下一個十年儲能將從起步階段逐步過渡到快速發展階段,具體表現有以下五點:
第一,以削峰填谷為主要目的的抽水蓄能電站將得到全面建設;
第二,電網側電化學儲能項目規模總量將有可能達到10~30GW;
第三,新能源發電側將開展部分重點儲能示范項目的建設;
第四,助力清潔能源供暖的儲熱項目在北方地區會有重要發展;
第五,與綜合能源服務相結合的分布式儲能項目將在東南地區得到快速發展。
在這里,我也呼吁國家相關部門應從我國能源結構的特點進行長遠規劃,在一次能源豐富地區引導發展高能耗低污染的制造產業和數據產業,從戰略方向上盡量平衡各個地區的經濟落差,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會減輕儲能產業發展面臨的資源壓力。
蓬勃發展的技術密鑰
儲能的春天已經來臨,但產業蓬勃發展的夏季還遠未到來。各類儲能技術已經開展商業或示范應用,在應用中展現了儲能的優勢,也逐漸暴露了一些問題,尤其是電化學儲能技術。距離“低成本、長壽命、高安全、易回收”的發展目標還有相當的差距,有待技術的顛覆性創新和突破。
現有儲能用鋰電池是由手機電池等微小型電池漸進式發展而來,除了將電池體積變大以外,還沒有脫離小型電池粘接涂布薄膜電極結構的核心設計思路,這給大型儲能用鋰電池的一致性設計造成了根本性的難題。
另外,電池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使用存在安全隱患,電池報廢后的回收處理也非常困難。因此,有必要徹底脫離原有小型電池的設計思路,開發顛覆性的大型儲能電池結構技術,包括適用于容量型儲能的超厚漿料電極技術和功率型儲能的超高壓結構技術,在此基礎上創新開發低成本的制造技術、安全延壽的修復技術和綠色環保的回收技術,以滿足不同儲能應用場景的需求,支撐儲能產業的創新突破發展。
因此,預計在下一個十年,電化學儲能技術將會有顛覆性發展。已有電化學儲能示范項目在實際工況下的安全問題和壽命問題也會逐漸顯露,其中部分技術路線將被迫放棄,一些基于儲能應用場景需求進行全新設計開發的電化學儲能技術和綜合儲能技術將會得到示范推廣和商業應用。
對于儲能行業而言,哪些儲能公司能在接下來的十年中脫穎而出呢?我認為以下四類公司值得關注:
技術可靠,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儲能產品或生產裝備出口供應商;
技術路線獨樹一幟,在成本方面有明顯競爭優勢的儲能產品供應商;
掌握核心應用技術,與保險公司合作提供儲能租賃服務的儲能運維服務商;
電網公司下屬的儲能系統公司。
政策制定方面,有必要借鑒我國光伏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經驗,以及同時期國際儲能產業政策的制定情況,相對穩健地推進我國儲能產業的發展。期待儲能政策機制在電力體制改革的框架里面能夠得到有遠見的表達,并與地方能源結構特點結合,因地制宜,獲得全面推動。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