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本報A6版刊發調查報道《北京蟹島附近現充電樁“墳場”》,發現在蟹島度假村東門附近停車場出現了一處大規模的“僵尸樁”,約40根新能源車充電樁全部閑置,其中大部分已損壞。對此,北京市城管委首次回應“公用充電樁為何使用率低”的問題,相關負責人表示,使用率低并不意味著沒有用,公用充電樁的重要作用在于為新能源車提供出行保障,發揮著“持槍站崗的護航作用”。
因此,確保公用充電樁安全、正常運營是更關鍵的因素。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本市正在研究公用充電樁考核獎勵政策,引導、督促企業加強對公用充電樁的日常維護和管理,確保充電樁能夠安全正常運行,降低故障發生率。
現場
蟹島廢棄停車場內充電樁已全部遮蓋
9月3日,北青報記者在蟹島度假村東門附近發現一處廢棄停車場,里面“藏著”大約40根閑置的新能源車充電樁,大部分充電樁已經損壞。由于長時間無人使用,有的充電樁已經裸露出了充電線,只好用塑料袋包裹;有的已經被藤蔓纏繞起來;甚至還有的充電樁已被大火燒焦。
昨日下午,北青報記者再次探訪發現,現場充電樁全部包上了黑色塑料袋,停車場內的雜草也已進行了修剪。
對于這片閑置充電樁,投建運營方星星充電相關負責人表示,充電樁所在區域處在去年5月“電動巴士連環火災”的起火點附近,有38臺充電樁受到影響。至今火災調查工作尚未結束,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要求,為配合調查取證,該區域內的充電樁尚不能移除。
報道刊發后,星星充電立即采取了整改措施,對區域內的全部充電樁進行了遮蓋,計劃增加公告牌示及警戒線,提醒游客該區域充電樁無法使用。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回應
“使用率”不是考核充電樁的唯一指標
目前全市已累計建成約13萬個充電樁。其中,私人自用充電樁約9.5萬個,在單位內建設充電樁近1.5萬個,公用充電樁約2萬個。公用充電樁主要分布在商場、交通樞紐、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公共停車場,平均使用率為6%至7%,相對較低。
市城管委加油(氣電)站綜合管理處處長南斌認為,公用充電樁使用率低,并不意味著它沒有用。“公用充電樁發揮著持槍站崗的護航作用。”目前新能源車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新能源私家車的數量在增長,公交、環衛、物流、出租車等服務保障車輛也在逐漸“新能源化”,這意味著,未來對充電樁的使用需求還將有所增加。因此,公用充電樁的重要作用在于為新能源車提供出行保障。
“‘使用率’不是考核充電樁是否有價值的唯一指標。”南斌說,建在偏遠景區和高速公路服務區里的公用充電樁,使用率也很低。可是一旦有人開車去這些景區旅游了,或者開車上高速了,要保證他們能順利出行,不至于中途回不來。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