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對機關事業單位、工業、農業等非自有住宅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各類投資者,補助0.1元/度,連補5年;戶用光伏補助0.3元/度,連補5年。
緊接著佛山也將原先就有的0.15元/度+1元/瓦的地方補貼政策延期至2023年12月30日,在此之前并網的佛山市光伏項目,均享受該補貼政策。佛山市的補貼內容具體為:
1、 對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項目給予一次性獎勵,工商業2萬元1兆瓦,單個項目不超過40萬元;個人1元每瓦,單個項目部超過2萬;
2、 對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項目和地面光伏電站的各類投資者,連續三年按實際發電量給予補助,0.15元/度,連補3年。
當國補沒有指望,地方補貼成為了行業的救命稻草。盡管相對于20年的國補來說,地方性補貼相對較少,但是卻對于當下的光伏產業來說意義重大。廣東省的給力引起了行業的關注,沒過幾日,前兩年光伏產業發展最為積極的蘇杭之地也開始坐不住了。
地方政府頻出利好 下半年光伏市場能否起死回生?
近日,蘇州發布《進一步促進蘇州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征求意見稿,再次刷爆朋友圈,該征求意見稿提到:對于2018~2020年期間建成的分布式發電項目,如果是已經享受國補的,那給予0.05元/千瓦時補貼;未納入國家補貼的項目,給予0.37元/千瓦時補貼,連補3年。此外,在2018~2020年,對于在蘇州市內年建成的分布式發電裝機總量超過1萬千瓦的專業建設運營機構,按0.1元/瓦獎勵建設運營機構,年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而除了深圳、佛山、東莞、蘇州等地,湖北省、杭州等地都在近期針對光伏產業出臺了利好政策。
下半年光伏市場能否起死回生?
如前文所述,今年下半年的市場之所以陷入寒冬,主要是因為補貼被暫停。而以目前的光伏度電成本來看,一個光伏項目如果沒有補貼便難以獲取利潤。所以企業下半年最核心的問題在于,如何讓光伏項目在沒有國家補貼的情況下仍然盈利。
解決辦法似乎也很簡單,不外乎“降本增效”。誰能搶先把成本降下來,誰就能在這一輪大清洗中存活。但是目前具備這種“存活”能力的企業非常少,所以大部分企業可能面臨困境。對于那些經營不善、技術實力差勁、產品品質不夠的企業來說,被淘汰是難免的事情,優勝劣汰,這也是一個不值得可惜的事情。但是有一部分企業一直在努力實現技術創新,一直在嘗試降低成本,這些企業可能離擺脫補貼只差一點,只要給他們一口喘息的機會,他們就可以為釋放出更大的能量。所以對于部分在技術、產品等各方面都比較先進,但是仍然差一點的企業來說,地方性的補貼可謂意義重大。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