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蘇辛一指出,沿海各省除了遼寧和河北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比重超過9%以外,其他沿海各省的非水可再生能源比重相對較低。“他們將面臨較大的配額考核的壓力。這個時候,海上風電將為其提供一個非常好的清潔能源的來源。”
困難并存
雖然消納前景廣闊,但并不意味著海上風電消納就不存在問題。
蘇辛一指出,首先,因為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電網比較密集,電網通道走廊相對比較緊張。因此,海上風電登陸后,電網走廊通道需要提前進行規劃布局。
其次,由于沿海地區變電站設備的利用率比較高,新增變電站的選址本身也存在問題。因此,蘇辛一強調,如果海上風電在一個省發展到1000萬千瓦以上的規模,可能會面臨調風消納的問題。他之所以會做出如上判斷,理由有兩點。第一,東部沿海地區目前以及將來要大量接收西電東送的外來電力,這些電力往往不參與受端調風,而且反而需要受端調風,就會加重受端調風壓力。
據了解,2017年我國西電東送電力流規模約2.25億千瓦。其中有大量電流外送通道受端都在沿海地區,根據“十三五”規劃,西電東送電力流還將達到2.7億千瓦。這些沿海地區從負荷來說,隨著經濟發展,峰谷差也會進一步加大,調峰消納壓力相對也會比較大。
第二點,蘇辛一指出,海上風電的競爭壓力還來自核電,因為沿海地區是核電發展的重點地區。核電實際上也是我國完成非化石能源發展目標的一個重要的電源品種,“十三五”規劃提出,2020年核電裝機達到5800萬千瓦,“像廣東,福建,浙江,江蘇,遼寧這些省未來新投產核電規模比較大,因為安全原因,核電不參與調峰,也可能會擠占海上風電的消納空間。”蘇辛一推測。
他強調,“十三五”中后期將是我國海上風電發展的重要戰略窗口期。在這個期間一定要實施規模化發展,同時推動技術進步,加速降低建設運維的成本,盡量擺脫對財政補貼的依賴。“目前國家提出陸上風電在2020年要實現平價上網,海上風電要爭取在‘十四五’之前實現平價上網”。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建議,首先海上風電要注重高質量發展,而不僅僅關注開發規模,避免出現大干快上,從而引發質量問題。其次,在海上風電開發的同時,做好電網消納的規劃,“海上風電會逐漸成為我國能源供應的主體,未來在大規模化開發海上風電的同時,一定要做好電網送出和市場消納的統一規劃,同時建議業界持續關注多端柔性直流網絡、風電制氫、利用風電淡化海水、電儲能等新技術。”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