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風電、光伏和電池的成本優勢增加,到本世紀中葉,全球煤電發電占比從目前的38%縮減至11%。
由于風電及光伏成本的快速走低,以及為電力系統提供靈活性的電池儲能造價下降,風電和光伏有望達到“兩個50”:到2050年,兩種電源的發電量將占全球總發電量的約50%。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發布了新一年度的全球電力系統長期分析報告——《2018新能源市場長期展望(NEO)》,這份長達150頁的報告是全球超過65位分析師的詳細研究成果。其中既模擬了各國電力系統的中長期演變,也預測了不同能源技術的成本下降路線。
今年的展望報告首次突顯了電池成本下降將對未來幾十年電力市場結構產生的巨大影響。鋰離子電池的每兆瓦時單價自2010年以來已下降近80%。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預測,隨著電動汽車制造業在21世紀前20年逐步規;,電池價格還將繼續下降。
彭博新能源財經歐洲、中東和非洲區域研究主管兼《2018新能源市場長期展望(NEO)》首席作者Seb Henbest認為:“從現在到2050年,將有5480億美元新投資進入電池儲能領域,其中三分之二在發電和電網側,三分之一在用戶側。”
“低價電池儲能的出現意味著風電和光伏變的更容易調節,即使在無風、無陽光時,風電和光伏仍然能供電。這將使可再生能源進一步蠶食煤電、氣電和核電目前的發電份額!
《2018新能源市場長期展望(NEO)》指出,2018年至2050年期間,全球范圍內新增發電裝機投資將達到11.5萬億美元,其中8.4萬億美元用于風電和光伏,另外1.5萬億美元用于水電和核電等其它零排放技術。
這些投資將使全球光伏裝機量增長17倍,風電裝機量增長6倍。從現在到2050年,新光伏電站的平準化度電成本將降低71%,而陸上風電的成本將降低58%(注:平準化度電成本,即LCOE,涵蓋了一個新發電項目的所有成本要素,包括開發和建設費用、運營和維護、燃料和融資成本)。這兩項技術的LCOE在2009年至2018年期間分別下降了77%和41%。
彭博新能源財經首席能源經濟學家Elena Giannakopoulou表示:“長期來看,煤電將成為最大的輸家。從度電成本角度,煤電將無法與風電和光伏競爭;從系統靈活性角度,煤電將無法與燃氣發電以及儲能競爭。最終,大部分的煤電資產會被擠出市場!
燃氣發電的角色也將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新建燃氣發電機組將被設計成可再生能源的備用電源,而非提供全天候基荷電力。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從2018到2050年,1.3萬億美元將投資在新建燃氣發電機組,其中近一半用于新建滿足尖峰需求的調峰機組,而不是更適合提供基荷的聯合循環機組。2017年至2050年間,燃氣發電量增長15%,但其占全球總發電量的份額從21%下降至15%。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