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商銀行黃浩在接受采訪時也提到,幾乎很少有機構愿意“第一個吃螃蟹”,螞蟻金服只能自己在“試驗田”里趟出條路來,告訴金融機構其技術和商業模式本身是可行。他以阿里小貸為例表示,和金融機構的合作,用8年的時間才完成信任。“余額寶用了5年來嘗試,借唄、花唄用了差不多3年的時間。”黃浩認為,螞蟻金服每個場景對外開放的周期在不斷縮短,因為機構信任在提高。
或許業務、利潤或者更能看清金融還是科技的問題。陳亮在回應南都記者提問時表示,目前螞蟻金服的收入中,60%來自支付接入費用,技術服務費與金融收入相當。2020年希望60%來自技術服務費,20%收入來自支付接入費用,金融業務收入只占到10%左右。“再過幾年,期望金融收入到10%以下。”陳亮強調。
“試驗田”不回避金融監管
從業務調整看,算上這個月對外開放的兩大“國民產品”--余額寶和花唄,到目前為止,螞蟻金服包括支付、理財、保險、小微企業金融、農村金融、消費信貸等在內的所有金融產品,都已經實現了與金融機構的開放合作。
“開放與否就決定了是不是金融公司”?對于螞蟻金服以開放作為技術公司的定位立足點,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并不同意。在其看來,關鍵是螞蟻金服目前自己涉足了多少金融業務。董希淼認為,不少金融科技公司去金融化的背后是金融監管趨嚴,部分金融科技公司希望通過定義為科技公司的方式規避來自金融的監管。董希淼表示,一旦納入金控監管,將在資本充足率、關聯交易等方面提出監管要求,這對于螞蟻金服而言,無疑將增加合規成本及監管成本。
對于金控試點的傳言,螞蟻金服三位高管并未在采訪中明確回應。但陳亮表示:“螞蟻金服認為自己是科技公司,并不意味著回避監管。”他將螞蟻金服自身從事金融業務比喻為試驗田。“試驗田當然要監管。”陳亮強調,螞蟻金服不回避監管。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