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作為新能源的第一大發電主力,面臨著一大瓶頸就是棄風限電問題。儲能就是伴隨新能源快速發展的契機下,由于其能改善電能質量,吸納棄風棄光電量的優勢得到新能源業內的重視,電力投資企業、電網公司等對儲能電站的關注也達到了空前熱度。但是儲能作為新能源發展的支撐技術,現階段由于其高成本及相關技術水平的不完善,仍舊未進入商業化發展。政府、投資主體、社會、研究機構都非常關注儲能現階段發展的經濟性。目前國內有對風電場儲能電站的經濟性研究缺乏針對性和具體性,本文就是基于這種需求,以全國風電四類電價區作為基礎,全面分析儲能與風電結合的收益情況,并分析相關經濟性數據,給出建議。
1 儲能系統投資成本
1.1 儲能電池的成本
將目前儲能電站這幾種主流電池類型的成本壽命參數匯總整理見表1所示。鉛碳電池的循環次數、度電成本、能量效率、安全性等指標較為優秀,但是存在一定的環境風險;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大、能效效率高、資源豐富,適用于大規模的儲能應用,缺點是度電成本高、存在報廢污染問題。全釩液流電池的循環次數最高,可以達到風電的全壽命周期不更換電池,但是其受技術發展限制,目前成本較高、占地面積大,僅限于研究示范項目應用;鈉硫電池的系統成本高,但有時是制備工藝簡單,電站運行基本免維護。總體看,儲能電站以鋰電池和鉛碳電池占有絕對比例,更適宜現階段在我國的應用。
1.2 儲能電站的成本構成
2 風電場儲能電站經濟性分析前置工作
2.1 問題的提出
針對風電產儲能電站項目及投資者及政策制定以及相關方關注的方面,總結出幾個問題,作為本文主要解決的問題,一共有三個方面:
(1)不考慮限電的情況下,風電場在2018年的風力發電標桿電價下的收益如何?
(2)在限電10%情況下,風電場在2018年的風力發電標桿電價下的收益如何?
(3)風電場加入儲能系統經濟性提高還是降低?相差多少?
2.2 測算條件
a.風電年可利用小時數按照資源情況結合項目庫情況整理取值;
b.容量配置:風電場規模為50MW;
c.儲能發電:四類電價區均按照10%限電量配置相應容量儲能系統;
d.所限電量全部為儲能系統充電;
e.儲能系統發電量按照當地風力發電標桿上網電價上網;
f. 電池在風電場運營周期更換一次。
2.3 電價
3 Ⅰ類電價區測算
根據風資源情況分析,結合對120多個已有項目的數據庫統計,Ⅰ類電價區的滿發小時數在2600h~3100h之間。發電量的估算:按照均值2600h測算容量;50MW的單個風電場項目,估算年發電量為130000MWh;儲能年發電量=130000MWh×10%=13000MWh(10%的限電量用來儲能);通過測算,結果匯總如表3所示:
上篇:
下篇: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 電郵:303235380@qq.com
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